当王莽看到刘长安那一副懵逼的表情时,他不禁感到一丝好笑、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了一抹好看的微笑。
这位中年男子他的视线在农家小院的每一个角落流连忘返,似乎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当他看到刘长安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玩味。尤其是刘长安此时还处于一种懵逼的状态,对于自己眼前的一切似乎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
这让中年男子感到十分有趣,他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别看刘长安此时两世为人,前世今生加起来接近45岁的年纪。但是这样的场面他依旧是没有见过的,更不要提数百人人的士兵这个时候将小院子团团包围。不慌那才有鬼的!
这中年男子嘴角含笑看着王莽,轻声说道:“王将军,老夫今日前来,是奉陛下之命,前来宣旨的。”
他的声音回荡在这简陋的农家小院之中,让人不禁为之一振。
言辞虽然简洁,但却透露出一股无法抗拒的权威感。
“还请刘长安出来听宣。”他继续说道。
刘长安听到来人找自己,于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形象,挺胸站了出来。
刘长安不卑不亢地说道:“大人,学生就是您要找的刘长安。敢问大人找学生,有何贵干?”
中年男子眼睛里闪现着赞赏的光芒,微笑着说道:“原来你就是刘长安啊!不错!不错!长得倒是英俊潇洒、面容俊秀,只是现在的身体还是显得有点单薄啊!”
刘长安的嘴角不自主地抽动了一下,他内心充满了想要反驳的情绪。然而,他却不敢轻易表达出来。
中年男子继续说道:“老夫杜如晦、字克明,此番前来是给你发放奖励的。”
刘长安大惊,杜如晦房谋杜断的杜如晦?
那可是妥妥的大能啊!
刘长安立即回应道:“非常感谢杜大人亲自前来,我深感荣幸。长安在此深深地向杜大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杜如晦继续说道:“这次你们擒获执失思力,为大唐争取到了和突厥谈判的筹码,立功甚大。为了表彰你们,陛下可是赐下了不少的赏赐。刘长安、王莽接旨。”
当刘长安听到杜如晦提出要他亲自接旨时,他感到了一种困惑和迷茫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源头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并不清楚在接旨的过程中是否需要跪下来接受。
在他的理解中,接旨是一种庄重而神圣的仪式,通常需要跪拜以表示对皇权的尊重。
然而,他也听说过一些特殊情况下,人们可以坐着接受旨意。因此,他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疑惑,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行事。
为了不出洋相,刘长安紧紧盯着王莽、照猫画虎总不会错吧?
只见王莽此时面色肃穆只是站立在那里,刘长安见样学样也是站立当场,张澜也是放下手中的活计站立起来。
杜如晦看到他们已经做足了准备,直接掏出圣旨开始宣读了起来:“门下,长安桃花村人氏刘长安,勇猛异常、于国有功。可封长安县子、定远将军、进学国子监,食邑五百户、封地桃花村、永业田800亩,统领士兵200.赏金千两、绫罗绸缎百匹。”
“门下,右武卫偏将王莽王莽,勇猛异常、于国有功。赏致果校尉、金一千,所辖将士官升一级。”
杜如晦宣读完毕后,就笑吟吟的看着刘长安和王莽两人。
刘长安、王莽赶紧再次谢过杜如晦。
杜如晦笑吟吟的对刘长安说道:“长安,你之前在长安让村民们在长安售卖的叮叮糖老夫很看好。只是不知道为何这段时间都没有售卖?”
刘长安应答道:“还不是那些突厥蛮子搞的事情,他们要不是兵临城下!我怎么会不去售卖那些东西。可是耽误了我的大事情了!”
杜如晦疑惑的问道:“耽误了什么事情?”
刘长安语气无奈地说道:“杜大人,您看,现在已经是深秋,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们桃花村的村民们,他们现在还居住在简陋的草棚子里,这样的环境,怎么能让他们安然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季呢?”
“原本,我们还在准备趁这秋天来临的时候,将我们的叮叮糖生意做大做好。可是不久前长安城的戒严,让我们的计划无法实施。我们的出售叮叮糖的生意,也只能暂时搁置。”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
杜如晦语重心长的说道:“长安,你们桃花村是这个样子,大唐其他的村庄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