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安站起身,神态沉稳而坚定。
他目光坚定地注视着眼前的李世民,声音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和决心。刘长安沉稳无比的说道:“陛下若是真的有心,决定开启盛世大唐的话,我刘长安愿意为此略尽绵薄之力。”
“我想要让长安二字成为这个时代的代称!”
“因为我也叫长安!”刘长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嘲和幽默。
李世民激动地说道:“好一个盛世大唐!长安你能有此一说,想必心中已经有了规划了吧?”
刘长安继续笑着说道:“陛下!那一次盛世来临之前,无不都是经过多代人努力!这还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况且这个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
“长安希望,大唐上下能够万众一心共同完成这个梦想!这盛世来临之前需要满朝文武共同努力,这不是我刘长安一人的事情。”
李渊和李世民,互相对视一眼,他们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在无声的交流中达成了某种默契。
李世民首先打破了沉默,他深深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然后开口说道:“好!这个事情我们从长计议,但是你刚刚说的重启丝路的事情。老头子我认为可行!到时候有问题,你小子可不要藏着掖着!”
刘长安一脸笑容地说道:“陛下,只要是与这件事情有关的事情,长安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告诉您!但是在此之前,长安要提醒陛下,长安最近前往突厥时,发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情况!”
杜如晦紧张地问道:“楚王殿下,难道突厥已经决定再次对我大唐发动战争吗?”
刘长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情况跟我们和突厥的战事无关,长安是发现了从草原到长安有发生蝗灾的可能!”
长孙无忌立刻惊讶地问道:“什么?可能发生蝗灾吗?可是为什么到现在,我们大唐的官员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处?”
刘长安的眼神凝重,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解释道:“国舅爷,这是因为蝗灾的发生往往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在草原上,蝗虫繁殖迅速,它们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的群落。当它们迁徙到新的地区时,会携带着大量的繁殖体,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长孙无忌皱起了眉头,他感到事态的严重性。
他继续追问道:“那长安是如何发现这个可能的呢?有没有什么线索?”
刘长安点了点头,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递给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接过卷轴,打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关于蝗虫的信息和观察结果。
刘长安继续说道:“国舅爷,我们都知道历朝历代在蝗灾发生后才进行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但是,您有没有听说过有哪个朝代在蝗灾发生之前,就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呢?”
杜如晦疑惑地问道:“楚王殿下,你到底发现了什么样的异常状况?”
“我自草原归来,一路上每到一处都会仔细查看蝗虫的多寡。草原最多,朔方城次之、长安周边基本没有蝗虫的踪迹。现在已经到了初秋,蝗虫不会熬过冬季。都是它们的卵会在来年春天孵化,按照我看到的密集程度。一旦草原上的食物被这些蝗虫吃完之后,势必会一路南下。”
“我相信各位对于蝗虫的成虫一定都见过,那玩意儿可是有翅膀的。如果蝗虫群在顺风的情况下,会很快抵达长安周边!”刘长安补充说道。
李世民闻言大惊失色的问道:“长安!你的推测可有依据?”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他的眼中闪烁着震惊和不安的光芒,他的手不自主地握紧了龙椅的扶手,仿佛在寻求一种支撑。
他的神情紧紧地盯着刘长安,期待着他的回答。
刘长安淡然地回答道:“陛下,我刚刚都已经明确指出了那只是一个推测。至于这个推测的依据和凭证,长安暂时还没有!然而,陛下可以考虑派遣一些官员去各地仔细观察蝗虫的数量,比较今年的数量是否与往年相比有了一些异常的变化?”
“陛下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赶紧想办法看如何防、治,明年将要发生的蝗灾!而不是在这里纠结我带来这个消息的可可靠性!”刘长安很是光棍地说道。
李世民恶狠狠地说道:“以往发生蝗灾,基本都是眼睁睁看着它们飞过。没有任何办法可言!你说的防治,朕还真的没有办法!”
刘长安不解地问道:“难道任凭这些东西糟践百姓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