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阿庆也知道,怀都怀上了,她就是这么一说。
端看以前珍珠刚生下来的时候,于夫人的表现,就知道大姐有点急躁了。
要她说管于夫人怎么想的,养好自己的身体才是正事。
阿庆点头,“写信回去,让陆珠帮我再准备一个金锁。”
等生了直接送就是了。
喜鹊忍不住笑了出来,“郡主,不如多打几个金锁,放起来留着慢慢用。”
家里有孩子降临,阿庆一律送的长命金锁。
等家里的哥哥姐姐陆续成亲,需要用到金锁的时候也会越来越多。
阿庆眼睛亮了亮,“说得不错,是该多打一些放起来。这事儿让陆珠去办,省得她一天尽是胡思乱想。”
李少珩和陈宝珠送来的东西花氏并没有让人送到这边来,不过信件倒是跟着一起送过来了。
阿庆看了一下李少珩的,又是一些他的日常和问候。
阿庆扫了一眼就没兴趣。
陈宝珠的信件倒还好,跟她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信中也提了一下和赵家的买卖。
喜鹊给阿庆铺纸研墨,阿庆提笔想给李少珩回信,想了一下还是算了。
现在情况特殊,不必急于回信给李少珩,省得给他添麻烦。
她转头给修书一封叫人送去给江岫白,让他和陈宝珠的亲爹陈父谈一谈生意。
陈宝珠是做生意的好手,陈父更是商场上经验丰富的老手。
以前和陈宝珠的买卖是小打小闹,规模并不大。
在她怀孕生子,疲于应对邓家的琐事后,来往的生意规模也大不如前。
如今宝珠姐姐递了橄榄枝过来,不接下多挣点军费就说不过去了。
驻军的日子枯燥忙碌,除了日常训练,阿庆还会时常参与到巡逻中去。
在一次次的比试过后,原本打心眼里瞧不上阿庆的众人心服口服。/apk/
她靠着快速解决几次小规模偷袭和一身的武力很快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军营中没有人不服她。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个月过去,从镐京辗转过来的捷报也送到了阿庆手里。
最后,沈氏选了泗水坊的那套五进的宅院。
尽管价格高,这些钱对步家来说完全可以承受。
到官府过了房契,沈氏满眼都是笑意。
“还是镐京繁华呀。”
这么多年,终于可以离开条件艰苦的榆城,搬到别处了。
花氏笑道:“镐京总要比榆城好一些。”
沈氏:“是啊。”
沈氏打算将房屋修缮一番再搬过来。
不过倒是不用她盯着,她留了管事在这边筹备修葺,她和步丹彤先回榆城准备。
毕竟偌大的一个家业,就是清点物品都需要不少时间。
这段日子,军队操练强度更大了,阿庆陪步丹彤玩了两天就不得不忙起来。
经过这些年的陆续征兵,西北军已经扩大到五十万规模。
赵益有条不紊调兵遣将,谨慎部署。
没多久,江南那边果然传来洪讯。
接连多日的大雨,冲垮多个河堤。
还未来得及收割的稻谷被雨水打湿,淹没。
河道下游的百姓房屋被冲毁,许多人也被汹涌的洪水吞噬,消失无影。
这一次,江南注定损失惨重。
西北也有一段日子没有下雨了,不过对于一向少雨的西北人来说,并不算奇怪。
大家还未意识到,旱灾在悄悄来临。
不过西北早就建了许多蓄水设施,饮水设备,斥巨资为百姓打了很多水井。
赵益做了无数准备,这个旱灾,他们绝对可以平安度过。
在时局动荡,天灾人祸不断的档口,赵益发起了最后的动员。
步自明也悄然率先来了镐京。
为数不多的几个高级将领坐在营帐中,听着赵益排兵布阵。
阿庆和哥哥赵湛也参与了。
阿庆就坐在父亲赵益的左后方,听着父亲调兵遣将。
她一身热血沸腾,摩拳擦掌终于可以好好大干一场了。
在她爹都排兵布阵结束,阿庆都还没有听到对她的安排。
最后,赵益才道:“阿庆和你连大哥镇守蜀地边境,阿湛留在镐京处理政务。”
赵益留了三万兵马给阿庆和连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