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直播:向古人炫耀现代生活 > 第31章 科举制

第31章 科举制

等下一次直播就是叶渡渡上课的时候了。

但是叶渡渡上的课居然是全英文教学,她直播了十几分钟就被直播间的观众们叫停。

五国的人们是因为听不懂。

现代的人是因为听到英语就开始困了。

于是叶渡渡只好找了个网课,让古人感受一下现代的知识。

第一天直播的是宋浩老师的概率论的课。

因为叶渡渡概率论挂科了。

[观众73:为什么主播概率论挂了但高数却没挂?高数不是更难吗?]

[观众61:因为高数是大一学的好像,那个时间还在封控中……然后就是线上考试。]

[观众53:线上考试可水。]

[观众162:懂了。]

【温馨提示:不要水课,好好上课,不要挂科。】

“给刚上大学的宝子们提个建议,就是死都不要挂科!挂科了倒不至于影响毕业,因为可以重修。但是他影响三评,影响奖学金,影响入党,影响保研……”

[观众31:刚高考完的孩子get√]

[观众63:挂科真的坏处可多了!]

[安国百姓:你们还会有学业考试吗?]

[百国百姓:可是学习不就是自己的事情吗?考试做什么?]

[观众532:你们不考科举吗?]

[观众721:他们好像还没到科举制那个时间吧……]

[观众23:科举制确立于隋唐时期,按理说平行时空的五国还没发展到隋唐。]

[安国大臣:可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所谓科举制?]

[百国书生:读书人要像你们一样考试吗?]

“那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华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观众612:感觉一般小说里都会有科举制,都快忘了隋唐才确立科举制。]

[观众80:加一。]

“科举制,用我的理解来说就是,读书人读书考试后可以做官,它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感觉大部分都是文臣,但是好像也有武状元。”

[观众53:武状元就是在封建社会中,武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选拔出来的或者经皇帝认定的第一名,或者称为一甲一名武进士,这就是武状元。]

[陈义:就是这个科举制既可以选文臣又可以选武臣?]

“对。就是可以从全国范围内寻找可以为君主所用的人才。”

[观众51:但好像一般提起科举的状元都是文臣,就是读书人,秀才之类的。]

[观众63:秀才之类的次好像是明清才有的。]

“那我们先说说隋唐的科举制。隋唐的科举制分为常科和制科。”

“常科是常年按照制度举行的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术业专攻各个不同。其中以进士科地位最高,因而逐渐成为国家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至于制科,则是皇帝临时下制诏举行的科目,往往具有随机性。”

[观众72:我一直以为在隋唐直接就有殿试和乡试之类的……]

[观众872:其实我也差不多,一提到科举想到的都是八股文。]

“然后我们来到了宋代。大家都知道,宋代注重文治,所以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科举考试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逐层选拔,形式比隋唐更加规范。但他这个三级和我们普遍说的明清的科举也不完全一样哦。”

[观众31:本理科生听的津津有味。]

[观众81:本文科生也听的挺好。]

[代国大臣:这个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可真的是顶尖中的顶尖了。]

“其次,在唐代,有所谓的‘行卷’,这是指什么呢?

就是我们应试之前,先将个人诗文作品呈献给达官显贵,希望获得他们的赏识,进而向主考官推荐。”

[百国百姓:那要是我不认识达官显贵,谁愿意给主考官推荐我啊……]

[陈国百姓:对啊,我们又没钱没权的。]

“所以这就是唐代科举制的一个弊端。但宋代的时候改了,他改成了什么呢?华国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就是我们平时考完试那个装订线。”

[观众13:就是看不见名字!更加公正公开。]

[观众68:保护个人信息,这样批改试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