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美食修仙实录 > 103.露出幸福笑容的食客们

103.露出幸福笑容的食客们

造反之事很简单,只要不怕死,谁都可以试一试。

但想要获得阶段性的造反成果,却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这需要长远的战略目光,战略规划能力,战术执行力,以及同样强大的运气。

莫天歌没想过真正成事,标准倒是不用那么严苛,但这个东厂形影子御膳房真要搭建成功,各方面要求也不算低,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帝都乃是大图朝之中枢,繁荣程度自是不用多说,但事间之事皆是光影相对,帝都繁华灿烂的背后,也藏着浓郁的黑暗。

落于莫天歌眼中,最大的黑暗,弄过于帝都的土地兼并的问题。

土地兼并是古代封建王朝永远绕不开的顽疾,而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区域,有时候不一定出现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反而经常是古代王朝的首都之中。

帝都之中,高门大户,勋贵之家,豪商富贾自是不少,这些人要拿地,自是以帝都为中心开始的,而撇除这些外,皇族本身便是大地主,各类皇田,皇庄,皇家狩场多不胜数。

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失地之民自是不少,即便圣明之君坐镇,诸般手段齐下,比方说以各种方式拆分帝都勋贵之家的田地,从而给流民分发土地,又或者迁徙流民到更远的地方去垦荒,可以缓和一下矛盾,但最终也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在农业社会,农业便是唯一且最核心的人口容纳单位,也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最终根源,只要有人多拿土地,不管合法亦或不合法,一定会造成失地人口的攀升,而这些人在农业社会,注定是没有出路的,即便有手艺也没用,因为农业社会的非农业就业形势,可是异常严峻的。

土地兼并问题,一旦严峻起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景,便会随之出现,不以王朝是否有圣君,是否有贤臣良相,是否是什么盛世而转移。

高门大户,勋贵之家坐拥大片大片的土地,即便不事生产也能富甲一方,无数失地之流民,想要活下去,却只能看天意了,一旦遇到什么天灾人祸,结局就不用多说了。

所以,有人说过,再烂的黑心资本家,也比宅心仁厚的地主要好无数倍。

前者那是出于个人意愿而为恶,尚可想办法治理,而后者就算是个十世大善人,只要存在着,就会让整个社会,整个朝代加速衰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间接产生无法计算的惨绝人寰之事。

即便以帝都的富庶与繁华,土地兼并带来的各种现象,依旧根深蒂固的存在着。

帝都的郊区之中,流民住在栏木破布搭建的而成的棚屋,形成一个个临时的村镇,这些临时村镇的命运是莫测的。

要是皇帝圣明,帝都史治清明,这些流民未来还有盼头,官府也不会不管这些人,不论是迁徙垦荒,还是其他什么办法,终归是有个盼头。

只可惜,现在皇帝老迈,朝局不稳,那些官老爷都忧心于自己的前途,哪有兴趣费力气去管这些人,所以,他们就这样被自然而然的遗忘了。

这些流民的只能想办法自己活下去,而怎么活呢?

把儿女卖给人牙子,或者直接当街叫卖,那都是正常事情,自己卖身给大户人家当家奴,那是祖坟冒青烟才能遇见的好事。

而最正常的出路,就是去当佃农,给地主种田,至于最后结局如何,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只要遇上一个稍微刻薄贪婪点的管家,收租的时候狠一点,这些人最后的结局,也是活的不如猪狗。

在人口流动较少的古代封建王朝,这种流民自发聚集,最终形成的棚户区,是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方,也许有的流民找到活路了,然后就离开了,从流民转职为其他什么身份。

也许是死了,然后尸体也不知所踪了,至于尸体去哪里了,就不要多问了,流民棚户区能冒出点肉香,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莫天歌带着几个刚刚编入影子御膳房的厨师,来到流民棚户区。

披着的烂布,根本遮掩不住那枯廋且营养不良的身体,生活赋予的恐惧,已经渐渐磨灭了他们本就不多的情感,最终只剩下麻木且空洞的眼神。

莫天歌身后那几个厨师,有些不太自在,他们虽然只是厨子,但也是酒楼里的掌勺大厨,社会地位其实不差,真要出去应酬,大把大把的人想要奉承他们,争取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厨房给他们当学徒。

面对棚户流民村那称得上是社会底限的惨烈情况,他们自然有些不适应。

莫天歌一语不发,旁若无人的行走其中,东看看,西摸摸,一副学术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