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然环境影响而兴灭的天地杀劫,追逐着长生之果,为后世留下许多失真与夸大的神话。
西游记世界线的三清,虽然有着封神,洪荒等等元素的融合,但其实层级不能算高,某种意义而言,更接近莫天歌前世道教神话的一些古早期的设定,里面很多封建玄学设定,其实都映射着现实。
比方说,后世比较著名的大罗境,在道教更原始的定义中,其实指的天界有很多重,然后大罗天雄踞其上,大罗真仙,其实指的是户籍,是居住在大罗天的仙人的意思。
换一个说法,某国有很多个省会,然后,某个名为中南x的区域乃是一切的中枢,很是牛逼,然后居住在里面的人,更是特别牛逼,然后经历岁月变迁,后世的人不求甚解,认为中x海是一个特别牛逼的修行境界,不断往其套盒子,堆各种华丽形容词,认为修成x南海之境的大能举手抬足法力无边,能重订地水风火。
虽然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般认知也不能说错,但搭配上只要在家宅着苦修就能直升中x海之境,掌控无边法力的设定,就显得很微妙了。
好吧,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西游世界线中的格局,便是沿着这般脉络衍生的。
三清是大罗境的存在,但这般尊位,源自于三清在洪荒时的威名积累,那个时候的三清,都堪称打遍天下难逢敌手的绝世强者,而且三兄弟同心协力,打谁都是三个一起上,洪荒众强者皆是难挡其锋,在金仙的境界上,加了一个大罗的头衔,以彰显三清的威猛,后来三清接连建立大教,在史前洪荒中建起了最初的秩序,更是奠定了深重的权威。
孔子一介凡人,周游列国收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随着后世众弟子日以继夜的吹捧,都能将孔子推上至圣先师文宣王的位置,三清作为得了长生道果,而且在洪荒纪元有着先发优势的真仙,自然也是不难,巅峰时,三清更是有着多了一个混元的头衔,称作混元大罗金仙,以此和其他渣渣仙人区分开来!
但成也权威,败也权威,殷商的封神一役,三教为了自身的利益,纵横捭阖,勾连博弈,将整个世界都卷了进来,最终彻底决裂,门徒死的死,逃的逃,彻底星流云散,大教威名日渐衰朽,最终为外来的大教,也就是佛门占得了大便宜。
从史前洪荒纪元的辉煌,到殷商的权威鼎盛,又到盛唐的衰朽,三清虽然依旧存在,但玄门却已是盛极而衰,在西游记这条世界线中,元始天尊虽然还是混元大罗,依旧有着不俗的地位,战斗力也甚是强横,但也是神通难敌天数了,面对很多事情,祂也要避其锋芒。
比方说,佛门不仅势大,而且还要借西游之事进一步的宏法天下,作为修行年限长达数千年的超级老油条,元始天尊也只能顺天应命了,该去捧场的时候,还是带着笑脸去捧场的。
说实在,对于这种设定的元始天尊,你要让莫天歌认真起来也很难。
西游记的元始天尊,作为道家主神之一是合格的,但祂已经不再是那即便大道亲降都要揍两拳试试手感的绝世猛者了,数千年岁月下来,祂变得老谋深算,也变得法力深厚,但却渐渐偏离“强者”的领域!
元始天尊依旧紧守心神,运转法力,一点点磨灭心中滋生的魔念,也磨灭着莫天歌的存在。
对此,莫天歌的态度就是一个,你随便磨,你真能磨灭我的存在,我不仅不恼,甚至要大笑三声。
背负起天地万向因果,立于破灭与新生界限的原始天魔,存在本身就是苦海的具现化,要是能被随意磨灭,这世界早就不是这样了。
莫天歌任由元始天尊的法力不断磨灭着自己,反正常规状态下的他,就一个孤魂野鬼,被磨灭到魂飞魄散了,在天魔之道定下的因果之契束缚下,过不了多久莫天歌又会咻的一声重新复苏。
莫天歌甚至都懒得管元始天尊的行为,兴致来了,就施展天魔夺道之术,从元始天尊身上摄得一丝阳气,化作一道阴影,直接出玉虚宫去了,还撂下一句“我的半身,你好好在家看门,我出去玩一圈就回来了”,气的元始天尊有些心绪不稳。
出门一趟可不容易,元始天尊可不会放任莫天歌乱搞,诸般法术追踪而来,要将莫天歌打杀于此,但莫天歌只是摇身一晃,由实化虚,潜入万象之间,即便是元始天尊,也难以将其抓出来。
莫天歌出门可不仅仅是为了玩,唐僧师徒几人渡过了万寿山五庄观之劫后,便继续出发了,莫天歌遥遥注视着他们,更确切的说,是注视着寄托于他们身上,属于江流的道路。
江流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