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美食修仙实录 > 474.弥勒降世扫末法

474.弥勒降世扫末法

,可谓青史留名。

大唐玄奘一生也并非无憾,数次请旨欲要移步佛脉祖庭少林译经,以全佛门气运合流,却被李世民数次否定,引以为玄奘生平大憾,而玄奘的弟子辩机,也因宫廷政治,被腰斩为亡。

风云迢迢,烟云皆散,合上书籍,唐三藏不由得由衷的道出“不愧圣僧也”!

佛门讲因果,而纵观大唐玄奘这一生,因果端是可以称得上为善。

身为佛门之地,玄奘广大了佛门,身为大唐子弟,为大唐留下了西域行记一书,价值可谓无双,可偿因果,行走在西域,曾广布教化,留下了无数教诲与智慧,至今西域之中依旧流传着玄奘的惩恶扬善,开导贵人善待民众传说与故事,无愧一路走来的缘法,也可偿因果。

得那烂坨寺授与正法,而在悠悠数千年之后,那烂坨寺湮灭于时光之中,被人所遗忘,也是玄奘当年留下的书,让人们发现了那烂陀寺的遗迹,然后在那之后,重新孕育了那烂陀寺一脉延续,如此,偿还了传法授法之因果。

大唐玄奘一生,德行广布,善因深种,生前生后不欠半分因果,如此道行,即便是唐三藏也只能发自内心感叹不愧为“圣僧”!

灵山无佛,却有那么一位行走于人间的圣僧,其身影,伟岸如佛陀。

唐三藏细细品味着玄奘的故事,直至深夜,他不经意间转头看向。

唐三藏却在窗外的黑暗中,看到了一个如蝙蝠一般的身影。

那个如蝙蝠一般的身影,也在漠然的注视着唐三藏,仿佛似在传达着某种无形的警告。

唐三藏不由得双手合十,向那窗外的身影微微一礼,只是目光微微有些怜悯与叹息。

唐三藏清楚的知道,那立于黑暗中的身影,是正义的!

那份正义感,从骨子里蔓延而出,扎根于灵魂中,化作一种强烈的气场。

但这份正义,却是如此的可悲可叹。

在这末法之世中,守护着一份注定凋零的正义,这是一种水中捞月的痴人之举,甚至于,不管蝙蝠侠的正义之心有多强烈,在这样的末法之世中,他的“正义”,终究会被这个世界的“腐朽”与“邪恶”所同化!

若是有人想要改变这个末法之世,那么,挡在第一线的,不是那些本该秋风扫落叶一般扫落泥尘的“邪恶”,而是蝙蝠侠这些正义之士!

正义的英雄,苦苦维持着那腐朽的,孕育了无数邪恶的秩序,那么,这还是正义吗?

这个问题,唐三藏不知道答案,但他知道,如果他真想要改变这个末法之世,那么他终归要和蝙蝠侠做过一场的。

蝙蝠侠的身影一闪而逝,他是很忙的,哥谭的夜晚有着无数罪恶在蔓延,他的行动晚一点,也许都会有十几条人命消失,他能来警告一下唐三藏,已经很给面子了。

唐三藏转过头,目光深邃,他正在思考着该如何改变这个末法之世。

灵台中跃动的灵光,告诉了唐三藏,只要他往前迈出一步,他就能凭借那无法无天的强横佛法力量,肆意的缔造自己所渴求的世界。

但这是江流的答案,又或者是江流以外之人的答案,那并不是唐三藏的答案。

作为凡人的唐三藏,始终觉得仗着神通力横行并非正道。

如果只是力强就能缔造真善美的正法之世,那么世界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不一会,他就有了灵感,而这灵感,恰好源自于那一本世界佛教高僧录。

撇除哲学层面的思辨差异,小乘与大乘,在佛门具体实践中,最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很简单,小乘之法,是佛陀的教诲,而大乘之法,是佛陀的宗教。

小乘法脉中,多的是叱佛骂祖,指月断指的流派,但这些佛法流派,若是自修还凑合,但真要弘法,却是曲高寡合,绝大部分的信善,其实都听不太懂那些花里胡哨的哲学思辨。

所以,在佛法宏大的意志推动下,大乘应运而生!

佛陀的宗教中,佛有无穷神通力,能承载无量愿,能赐无量佛,一切问题皆归于佛,一切答案皆由佛赐予,信善只需崇佛,将佛视作唯一,行走于佛的道,便行走在解脱善道中。

放眼整个世界,不只是东方故土,即便是东南亚,以及西方的佛教,不论走的是什么学术,皆或多或少往大乘的路数上走,以神佛伟力而示人,当然,这些各国的佛教还是或多或少兼顾了一部分小乘的自修路数,但那注定不是主流了,因为连香火钱都收不到多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