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特区的成功建立,为世界融入中华文化打开了一扇广阔的大门。
读中国历史的东方之日明白,要想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就必须实现文化的统一。就像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主义王朝秦建立后,把统一文字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文化趋同,才能思想趋同。
大秦的焚书坑儒虽然看起来荒唐而野蛮,但也的确促进了当时各国文化的统一,为大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东方之日当然不想搞焚书坑儒这样的事情,他要在潜移默化中使海外特区的人们逐渐掌握中毕文化,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认同和普遍使用的文化。
东方之日推行了文化旅游制度。珞珈特区内建设了很多的中华文化体验园,园内不但提供系统的中华文化培训,同时,在园内还建有中华微缩景观,里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精通汉语的机器人,那些珞珈特区的公民,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到中华文化体验园内学习汉语,达到一定的等级后,由特区颁发汉语等级证书。
珞珈特区内的公民不管是谁,不论年龄大小,如果你的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了五星级标准,也就是说,志愿服务达到1000小时,并且汉语考试达到标准,就可以免费到大中华任意一个特区内居住一年,在中国特区内享受中国公民的所有待遇。
同样的中国特区也会选派相同数量精通珞珈特区文化的志愿者到珞珈去旅游一年,并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
对于这个互换旅游的计划,青年人的积极性最高,中年人也不甘落后。
那些珞珈的中青年接触中国文化以后,便能听懂东方之日的讲话,读懂东方之日的书籍,进而感受东方之日的思想。
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产生了一种迷恋和崇拜,回到珞珈特区后,会把这些文化和思想带回去,会更加积极的弘扬中华文化,让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积极而主动。
珞珈特区内,还自发地组织了很多的以汉族文化为主的社团。
太平洋特区建立以后,东方之日继续深耕这种文化的交流。大中华特区与珞珈特区、太平洋特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以中华文化为主的文化主体逐渐形成。中华武术社,中华诗社,中华旅游社,中华书法协会,中华健身会馆,以中青年为主的组织,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只把汉语作为流通语言,所有成员都以能说汉语而感到自豪。
在这些中青年骨干的推动下,海外特区内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使用本土语言的人反而越来越少。
在这些海外特区建立之初,东方之日为了便于管理,那些机器人服务员,是以本地语言为主的,慢慢的,两种语言开始混用,3一5年以后,除了少数的老年人以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把汉语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用语。
海外特区与大中华特区的交流日益频繁,几个特区的管理也逐渐的走向了统一,逐渐实现了所有特区人员的自由交换,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到其他的特区居住,只要对方有人愿意到你这里来,你们就可以完成交换,交换的时间由你们双方自由商定,这种异域风情的旅游成了家常便饭,当然,这是所有青年人最钟情的事情之一了,一些老年人也渐渐的坐不住了,开始学习汉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这种异域旅游的机会。
对于那些志愿服务积分很高的老年人,东方之日也给予了特别的奖励措施,安排专门的旅游团,由机器人导游提供服务,带老人们到其他各地,欣赏风景,开阔眼界。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深刻的一种语言,虽然它很复杂,学起来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你一旦掌握了,便会爱上她,再也不舍得放弃她。
东方之日虽然大力倡导汉语文化,但他还是安排专人对那些逐渐退出使用的其他文化加以整理,输入计算机的管理系统,这对未来研究各国的历史将提供极大的方便。这些文化虽然暂时停止使用,但不会彻底消失。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遗憾,东方之日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