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谢素素也稍稍透露出自己想要多赚钱买房子的口风,王三娘立刻和她达成共识,日后她有好的绣品都由三娘绣庄来寄售,绣庄仅收一点点的润手费。
这样绣庄似乎是赚得少了,但王三娘心中也有自己的考量。
她在这三河镇经营三娘绣庄已久,正准备在京城再开一家新铺子。
当年她来这三河镇开绣庄,除了想要避开娘家婆家双方的逼迫外,也是因为三河镇的地理位置优越,是各路商人进京修整的最后一站,在这里既能买到优惠的货品,也容易出货。
很多商人过来的时候见到她家铺子的东西精巧,去了京城转了一圈发现同样的东西价格却贵上许多,最终又回到她的绣庄进货的也不在少数。
毕竟相比起京城里什么东西都贵,镇子里的物价却是要便宜许多。
王三娘善于经营,她养着许多绣娘走的便是量大批发的路子,因为打着京城流行风尚的名头,绣庄的生意还是非常火爆的。
如今三河镇绣庄的生意稳定,她与公主府的关系也日趋亲密,因此她在京城所开铺子就走上层精品路线了。
京城繁华,能工巧匠当然也极多,她的铺子若是想要打出名头,必然是需要一些压箱底的物件。
谢素素之前卖给绣庄的虽然只是些小件绣品,但王三娘以小见大,认定她肯定是可以绣出精品的,所以想要和她提前打好关系。
她宁可自己先少赚些,也要把绣庄的口碑做出来。
谢素素在和王三娘聊天的时候也聊了些后世精品店的做法,王三娘当即如获至宝,如果不是谢素素说自己还有事,她都想要拉着谢素素直接去京城的铺子指点一二了。
苏顺娘看着谢素素与王三娘落落大方的交谈,心底却不由自主的升出疑惑来。
实在是谢素素目前的表现和她之前打听到的情形差得太多了。
如果谢素素一直有这种表现的话,苏顺娘觉得她怎么也不会沦落到被关进庄子里养病的境地。
离开绣庄之后,苏顺娘的欲言又止的表情有些明显,谢素素想了想反正尽早是要过这一关的,不如就把事情说开。
她看了看前方带着三个孩子的林大郎,小声问苏顺娘道:“苏姐姐可是有什么心事?”
苏顺娘看着她,有些艰难的开口道:“小娘子今日的做派,有些异于奴之前的了解。”
本朝也有些怪力乱神的传言,她虽然不愿怀疑谢素素,但也有些这方面的担心。
谢素素闻言面容一肃:“苏姐姐也感觉到了,是吗?”
苏顺娘有些讶异的看着她。
谢素素认真的看着她说道:“姐姐可还记得我曾说过那日撞到头之后有许多事不记得了,但脑子也清明了许多。”
“其实还有件事我没有和苏姐姐说,便是那日我恍惚间,感觉有人摸着我的脑袋说:往后可要明明白白的过日子了。”
苏顺娘微微睁大了眼睛。
“那次之后,我便感觉自己知道了许多原本不知道的事情,也多了许多原本不会的技艺。”
“就比如这刺绣,其实我原本也只是略通一二而已,但那次之后,我便突然知道了许多新的刺绣针法,就连刺绣速度都比以往快了许多。”
谢素素知道,在这个时代会真切地关心她并且真心对她好的也就只有苏顺娘一家了,所以她一定要让对方相信自己的改变是正常的。
幸好她之前也了解到了,这个时代并不禁神鬼,也是有些神异事件在的。
谢素素继续说道:“我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像,就像是有人把我的脑子重新洗了一遍,把以前一些事情都洗走了,然后还又我装了许多其他的东西。”
她说这话除了洗白自己目前的行为之外,还要为自己未来的行动事先打好补丁。
虽然她之前也说过类似的话,但那个时候她们才见面,苏顺娘对于谢素素的与众不同并没有太过直观的感受。
而今天在见过了她教授绣娘针法又与王三娘对答如流之后,苏顺娘才对谢素素的异常有了真实的感觉。
谢素素说这话的时候是看着苏顺娘的,她要观察苏顺娘的反应然后才好做下一步的打算。
实际上这样的情形她已经在心底预演过了,她知道自己要顺利溶入这个世界,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
如果苏顺娘能接受这样的谢素素,有了这个时代的土著帮忙,对谢素素未来的人生自然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