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素素将自己从摔倒之后的遭遇向王三娘全盘托出,包括苏顺娘送哑娘进去照顾自己以及自己是偷偷爬墙出来的事情。
“事情便是这样,只是我确实不是和侍妾争风摔倒,而是被她们羞辱后推倒的。”这一点她必须要澄清一下。
“说实话若不是顺娘姐姐让哑娘进去照顾我,说不得现在的梁王妃已是其他人了。”
王三娘听得柳眉倒竖:“这梁王府也太过分了,居然如此欺辱于你。”
“怪不得那梁王虽然在京中一向名声甚好,但公主却对他一向不假辞色,原本真是个绣花枕头。”
安宁长公主好美人,好美食,好美物之名流传甚广,京中人皆知无论男女若有美名传出,她都会请至府中做客相见。
梁王确实很少登门的,这其中缘由也有不少人猜测过。
王三娘与公主府亲近,比其他人知道得多些,听说公主很是看不上梁王那种惺惺作态老子天下第一美的姿态,直言无法消受,请过一次之后便再没有打过交道了。
在公主看来,文无第一,这美自然无法用名次才决定,须知各花入各眼,你眼中的西施说不定就是别人眼中的无盐。
安宁公主自有一番气魄,她欣赏所有的美色,却不强求别人和她一样的审美。
而那梁王在她看来,虽然长相确实俊美,也当得起风流才子的名头,但这自视甚高的姿态却实在是让人接受不了。
她是长公主,自来喜怒随心,在京城中可以说除了皇帝外根本无须看别人眼色,而众所周知,今上脾气甚好,对于长公主这个姐姐也是非常敬重的,故而虽有御史曾弹劾过长公主放荡无羁,但皇帝根本就不理会。
这也是谢素素让苏顺娘打听之后决定走公主路线的原因之一,也只有长公主这样的人物,才能对抗得了梁王府了。
王三娘拉着谢素素的安慰道:“小娘子这一向受苦了,只是不知道小娘子之后有何打算。”
谢素素听王三娘说了公主府和梁王府不和之后心里便更有底了,因此也就不再绕弯子:“我虽与三娘姐姐相交不久,但也算是与姐姐投契。我之前年少懵懂,再加上父母之命只觉得那梁王是命定之人,满心欢喜的备嫁,虽心里也有忐忑,但却想着我有情,他有意的话,这日子总能过得下去的。”
“然而从成亲至今,我只见过那梁王一面,”她想到前身的冤曲,面露不忿之色:“更没想到的是他不仅我我无意,还任由府中之人作践于我。我虽貌丑,但也不是那种非要攀附的人。”
“彼既无意,我也无意纠缠,分开对两人都好,只是我清清白白女儿家,也并未做错了,所以自不愿收那一纸休书。我想同梁王和离的,只是我如今娘家靠不上,只能另想他法了。”
和离是需要由两家长辈出面谈判的,但谢素素的娘家在她遭到如此待遇之后却没任何动静,看样子自然是指望不上了。
谢素素还担心一点就是万一娘家为了攀炎附势,不仅不帮她和离反而与梁王府狼狈为奸要强留她在梁王府那就更麻烦了。
毕竟以目前梁王府的态度来看,他们是很希望她“病逝”在庄子上的。
所以她原本想的是请王三娘找公主出面,当然不需要公主亲自出马,而是派个管事去找谢父交涉一下,让谢家人出面就行。
也只有扯上公主府的大旗,那谢家才不会为了权势而直接卖了谢素素。
王三娘一听便明白了,她的绣庄里有就好几个和离后不愿再嫁也不愿回娘家孑然一身的女子,当然明白有时候女子的娘家并不一定是依靠反而却有可能是吃人的帮凶。
她对谢素素说道:“小娘子所言我明白了,你也别急,我们一同想办法,总要让你如愿才行。”
谢素素见她愿意帮助自己而且态度明确,心里也有些感动。
“多谢三娘子,只是我如今这样的情况,怕是暂时无法接受三娘子的好意了。”
大夏有不分家,子女不得置私产的规定,她怕自己和离后单独立户还要和娘家再撕一场。
到时万一娘家人知道她有绣庄的股份,以孝道压制让她交出这股份或者压着她不让她单独立户,那她就要呕死了。
因此她想的是先和离,再立户,之后再置产,这样没有问题了。
王三娘听明白她的意思后沉吟了一下道:“小娘子自从成亲之后一直到如今都没见过娘家人?到庄子之后也没听到过任何消息?”
谢素素点头。
王三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