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雨,五月的艳阳。
这个时期竹林里的竹笋成片成片的冒尖尖,从地里拱头而出。
李婆婆和她的三个儿媳妇还有王小翠在院子里分类刚刚挖来的竹笋,大一点的不嫩算的那一种,放在一边,这类的话可以用来做腌制笋,小一点嫩尖的品质最为要好,价钱最高。
冯英俊在李婆婆二儿子的带领下坐着牛车去他老丈人的竹林,几个男人就把竹林包圆了。
秋红撑了撑酸痛的腰,然后去给大伙做晌午饭。
“大伙都慢慢干,活是干不完的,我去给大伙做饭。”
今天人多,相对做饭的工程量也大,秋红怕忙不过又喊了李婆婆帮她打下手。
幸好冯宝宝睡着了,不然还得分个人来和她玩,小娃娃虽然啥也不懂,但是心情愉快了也有利于发育。
秋红进屋给她拉了拉被子,这小孩现在这么小整是动的时候,每次一看,小被子都被踢到身下去了,露出半截身子。
秋红离开之后,冯宝宝就睁开了眼睛,晶莹剔透的眼珠子转动着。
嗨呀,做个乖宝宝真难,要一直装睡觉呢!
幸好她一直都是乖宝宝!
然后只见她翻了过身,侧着柔软的小身子看着在他旁边趴着头睡觉的萧玄璃。
嗯,睫毛尝长长的,小鼻子高高挺挺的,倒是有几分姿色,看看你好了,坐等吃饭。
秋红正在炒菜,她已经炒了好几个菜了,笋片炒肉,凉拌笋丝,竹笋炖熏鱼,一个菜式两个盘,人多量大。
另外一边的灶台上,正蒸着包子,全是酸菜笋丁肉丁馅的。
她又拿起了吐了泥沙的蛤蜊,用筛子抖了抖,把水全部沥干了,然后把蛤蜊全部倒进了沸腾的水中,蛤蜊全部开口汆熟之后,就捞了出来。
刚出锅的蛤蜊烫手,秋红就用筷子一个一个夹起铺在了盘子里,都是开口朝上的,小肉肥溜的。
还弄了一碗蘸料,里面有从李婆婆那薅的葱,前两天她去县城买的姜蒜,最近忙没来及下土呢,都是切的碎末,加入了适量盐,又倒了点酱油,然后舀了一勺正冒着热气的油,“滋溜”的一声淋下,一股很香的味道就传了出来。
李婆婆大儿媳妇:“秋红手艺怪好哩!”
王小翠:“那是,秋红的厨艺一绝!”
李婆婆二儿媳妇:“是啊,真香!”
王小翠:“等下你吃了保证舌头都给你香掉!”
李婆婆三儿媳妇:“我已经咽了好几下口水!”
王小翠:“我也是,真的太香了吧!”
翻炒着锅的鱼块,这是一条四斤重的大鲤鱼,王小翠家男人拿来的,这几天,冯英俊哥俩个都没去县城鱼档口,先忙过了竹笋这季再说,福满楼最近的笋子供不应求,大家伙都卯住劲地干,锄头都挥冒烟了。
正把刚刚的蘸料倒进蛤蜊上,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凉拌蛤蜊就完成了,好吃又美味。
刚把鱼肉盛出来,男人们驾着牛车就回来了,正好赶上吃饭。
闻着传来的饭菜香,个个都赶紧把牛车上的筐搬下来,干完活就吃饭,实在太香了呀,忍不住的吞口水!
这时,李婆婆的大儿子就开始打趣了:
“英俊兄弟,你口福不浅呐,这秋红妹子做饭这么香!”
冯英俊的脸有些微红,他赶紧弯腰搬竹筐,趁机解释:“柱子哥这说的什么话,让人听了不好!”
众人哈哈大笑。
李婆婆的大儿子,名叫李柱子,是在码头搬货的,经常见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那种,所以两人经常打趣。
李婆婆的二儿子呢,叫李凳子,是个做木工的,给人打一些小桌子小板凳啊,生意也过得去。
李婆婆的三儿子,叫李桌子,读过几年书,在县城给有钱少爷传授知识呢。
现在因为李婆婆发话,三兄弟难得聚在一起干活呢。
“好了,大家都搬完了呢,我们那桌已经吃上了,大伙洗洗手就去吃饭吧。”
秋红端来了热水,四月份的天,多雨又阴冷。
男人们洗手之后,甩了甩,就这身上的衣服擦干了手上的水渍,就去开饭了。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吃的菜都一模一样的,倒是男人这边还有一壶酒,是李大强今早带过来的,喝点儿干活有劲!
个个都坐在位置上,拿起了筷子就夹菜,一大口菜进嘴之后,直接打开了味蕾的大门,这也太香了吧,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