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藏着一颗现代战士嗜血的心,藏着一套早已深埋根骨、渗入血脉的屠龙技。
于是,他和老爹大屋作有了争吵。
老爹终究敌不过儿子的勃勃野心,大屋作妥协了,所以就撒手跑往陀太峪去了。
名义上是为阿布守护退路,实质上是对儿子激进路线的一种抵抗。
眼不见,心不烦!
阿布,开始大把掏钱。
他将家里积存的绝大部分黄金白银,明明白白、堂而皇之的送入户部充作库银。
并召集各个大小头人,详细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阿布鼓励大家,各凭实力,自愿掏腰包充盈族库,图谋长远。
小族自然有小族的好处。
在高句丽的打压和分化之下,粟末部最后留下来的,都是铁血的骨干家族,族长的铁杆粉丝。
很快,越育部、库图示部、石来部、月启蒙部的家主们,慷慨解囊,掏出多年的积蓄送到政务院的户部。
那些都有点发霉的金锭银锭,数量可真是不少。
阿布当然不能全收,而是按照各部的人口数量,进行象征性的收取。
并且打了借条,盖上中枢省、政务院、户部衙门的大印,申明等将来府库充盈,按息偿还。
阿布,要的是态度,而不是拷饷。
这样一番操作,日渐窘迫的财政,很快变得好转起来。
粟末部改革后的族府,其财政思路,就是走技工贸财政。
只要科技的树木,生长得茂盛,就能保证不被时代的车轮抛弃和碾压,还能为工业和贸易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要工业的创造,推动的顺畅,就能源源不断地将原料变成人见人爱、价廉物美、独此一家的产品。
只要贸易的锄头,挥舞的勤快,周围有大如隋、高句丽、东西突厥,小有室韦、契丹、奚、新罗、百济、倭国等,就不能够有缺钱的日子!
思路决定出路!
不要再提人头税什么的,那是没本事的人才干的事!
阿布根本提不起全民征税的那个兴趣,除非,真到了那么一天!
阿布说:
“户部的目光,要放在编户齐民,扩大人口上;要放在扶持工业制造、加强规模化农业、鼓励商业贸易上面,特别是和工部一起,赶快将海陆商船的队伍,建立起来!”
懒散的阿布契郎,总还是要干点工作的。
他现在除了甘当女儿奴,陪着娥渡丽母女俩,就是逗阿妈开心。
剩下的兴趣,全放在和温璇的通信、玻璃的研制、种子的搜集培植、农场的看护和扩大上面。
温璇和阿妈高琬,自从明妃李贤的肚子变得越来越大之后,就被高大元请到了王都城长居。
因为,现在的高大元,可谓是疑神疑鬼,生怕有人害了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
总有刁民想害朕!!!
所以,在高宾的协助下,整个王宫的宫女、护卫、内官,被清洗了好几轮,全部换上了上下三代清白的人。
这还不算,为了更加保险,还特地将长公主高琬和郡主温璇接到宫中,专门照看自己老婆和肚里的孩子。
亲妹妹、亲外甥,才让他完全放心!
自从粟末部和高句丽关系平缓以后,双方的商贸越来越频繁,邮路也自然变得非常顺畅。
除非是非常紧要的信息,必须需要白青出马传递,否则像阿布和温璇之间的那种肉麻长信,则只需要通过商队走常规邮路传递即可。
天气变热之后,阿布更加不会让白青长途奔波,许多时候都是放任她在周围的深山老林里避暑野逛。
今天,是阿布从大隋回来后,收到的来自温璇的第一封长信。
打开信封,骨秀神美的熟悉字迹,出现在阿布眼前。
“……自打上元节一别,掐指已经大半年了。相隔千里,一样的相思。
我很好,不要挂念,有阿妈疼爱、舅舅照顾、舅妈陪伴呢。
可怜你远去大隋,谁会给你嘘寒问暖呢?渴了饿了又有谁关心呢?
虽然远隔万里,那境遇,我一样能体会到。
你现在回来了吧,你还好吗?
二三四五六月间,我捎走七封信,得到九封回信。
最近一封信是六月中旬从十哥哥那里得来。不巧当时我正在生病,全身发冷,整日躺在床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