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越之日月照我隋唐路 > 第125章 草原上的传说

第125章 草原上的传说

最重要的,就是天津港的营建工作。

三岔河口的私人码头,已经全部建设完成。

不仅建立了好几个巨大的货物仓库,还建造了一个小型的货船建造厂。

以天津港为出海口、通过海路、联通东北粟末地的设想,也已经在搜寻了大量高句丽、倭国、大隋的水手之后,慢慢变成现实。

图汇报,大概到明年五月份,第一艘粟末人的海航商船,将会正式航行在两地之间的大海上。

至于大沽口要塞,则以大型坞堡的形式,正式修建。

给官方的名义是,在此处建一座望海的休闲山庄。

粟末人土豪,钱多得没地方用,好!!!

地方官,对于这种增加税收的撒钱行为,双手赞成。

只是他们不知道,坞堡不远的地方,图根据阿布契郎的指示,开始实验开盐田的勾当。

不是煮盐,而是晒盐!

阿布前世历史上,就在这个地方,是全国有名的海盐生产基地。

阿布,当然不会忘记这个发财的机会。

隋朝对盐业的管理,很松。

罢除了盐禁,实行无税制,而盐官亦全部被文皇帝在后期裁撤了。

随着井盐、矿盐、海盐的开采,大隋用盐并那么紧张。

但大隋周边的地区,如突厥大草原、东北地各族、高句丽等地,仍然缺盐。

这是地质构造决定的。

每年,这些地方,将会花费大量的金银财货,从大隋交换海量的盐。

阿布投资盐业,绝不仅仅是为了贸易,更多的是用于自己工业上的旺盛需求。

另外,还提到了火药原料搜集整理的事。

像制造火药的硫磺、硝石等这些矿物,粟末地还需要专门从外地进口和储备。

硫磺,现在市面上质量最好、数量最大的供应商,来自倭国。

硝石,则大部分来自吐蕃、陇西等地,但数量都很低!

图说,他正在通过搜影的力量,在东西南北,找寻更加稳定的硝石产地和供应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