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越之日月照我隋唐路 > 第213章秃鹫部队

第213章秃鹫部队

负。

他们将自认为不重要的粮食等物资,深埋在帐中土坑之中!

伴随着行军的路程越来越远,行军一千余里的蛙跳战术风险,开始爆发。

大隋奇军的最大麻烦,出现了。

给养!

阿布读到此处,不由大为叹息。

熟读古今中外战史的他,知道像广皇帝这样,以三十万之众,在没有任何高效的运载手段保证后勤的条件下,行千里,奔袭敌国王都,成功的几率实在是寥寥!

翻看战史,就能明白。

最早成功的,要数大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他率五万骑,行两千余里,直捣王庭,封狼居胥,俘敌首无算。

第二次,是曹魏邓艾以三万军,行军近千里,出阴平道,抵江油,再捣成都,蜀灭。

第三次,明朝朱棣率大军,从北平出发,行军两千多里,直捣南京,夺权成功。

但是,上面这些古代的准蛙跳战术,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在对方无备无算、或者后勤无恙的情况下成功的!

霍去病是就粮于敌;邓艾是攻其不备;朱棣是内外勾结!

如果说这种战术属于蛙跳战术,这也是世界古代最原始蛙跳战法。

应该准确地说,它们是兵行险着,避实就虚,直捣黄龙!

后世真正的蛙跳战术,是在热武器大盛后的二战中兴起。

利用机载设备,将武装部队,像青蛙跳跃一样的方式,避开非关键节点,空降到核心目标战场达到斩首或占领目标的战略目的。

这种战术,阿迈瑞克国用得最多,也最熟练、

因为人家,有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好多的空运技术和设备。

现代意义的蛙跳战术,出现于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的美日夺岛进攻中。

像D.迈克阿色指挥的太平洋诸岛争夺战,把倭军耍的团团队,让重兵防守的岛链成为废物。

还有,像梅李国针对安南国的战争中,使用六百余架直升机,先后在十个高地成功登陆占领。

再就是,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中,大影帝国军采取蛙跳战术,成功地避开了阿珍提拉军的重点防守线,最终夺岛上成功。

再然后,在石油湾战争中,一零一空中突击师,从“前进基地”跳至“前方作战基地”再跳至“作战区域”,经二次跳跃,前进数百千米,切断了大胡子军队的地面部队退路。

实施蛙跳战术,须周密侦察、选准目标,把握时机、快速机动,猛烈突击、协调配合。

行动务必要隐蔽机动,突然实施,攻击不备,一击必中。

广皇帝的蛙跳突袭,是什么样情况呢?

一无隐蔽,二无突然,三无快速,四无机动,六无后勤,七无内应。

难啊!!!

宇文述和于仲文两位老将,再是神功盖世、智计百出,但要在这个条件下,奔袭一千余里,而出色完成此行任务,实在是太难了!

高句丽,有蠢材,但也不缺聪明人。

比如说渊爱索吻、尉支文德之流等!!!

古今战争,说到底打啥?

说白了,打的就是后勤!

后勤,以粮草为主。

历史上无数次军事失败,或多或少都跟粮草短缺或损失有关。

翻开所有的兵法战策,都会发现其中总是不吝文字,对如何保护和摧毁粮草,大书特书。

一般而言,对于粮食的运输、存放、保护,都会有一支实力不弱的专门部队负责。

这也是主帅重点关注的主要军务内容。

比如,重兵保护粮道,辎重与中军同行,粮草官为主帅之心腹大将,粮草辎重营一般设置在军阵相对安全的后方,等等。

这样设置,就是为了保护粮秣的安全。

但深入敌后,穿行一千余里,这护粮呢?还是行军呢?

行军速度,战术效率,体能消耗,就成为一个解不开的三头死结。

一千余里,有一百斤粮,能剩下二十斤都算好的!

一千余里,侦查,扎营,布防,警戒……一天下来,能走多远?二十里,还是五十里?

一千余里,多山路,多丘陵,秋汛来临……攻陷王都城,可不是一个没有时间期限的战斗任务!

来护儿的水军,已经在浿水(离水)河口海域等待多时!

冬天,早已经悄然迫近!

广皇帝的对策是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