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越之日月照我隋唐路 > 第224章 盘点

第224章 盘点

三年来,流入的人口又快又多。

流民引入,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五万!

而这次从高句丽战场上,直接获得的人口,又超过十余万!

所以,粟末地各郡的人口,膨胀得很厉害。

如何快速消化他们,将他们那颗忐忑的、不安分的心,彻底的降落在这块黑土地上,非常考验粟末地现有官僚们的心智和水平!

甄别、筛选、分散、重组!

教育、培训、安家……

这一切,都得依靠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法律体系,去落实和完成。

忙,焦头烂额的忙!

快乐地忙,有希望的忙!

四十多万人落地,叛乱、盗窃、斗殴、仇杀、逃跑,时有发生。

仅仅靠严刑峻法,有时候并不能起根本性的作用,所以还得找更多的同化、软化、固化的办法。

阿布大量参考了前世生产建设兵团的做法,引入了准军事化的行政编制和管理手段。

并辅之以王道教化,儒学,佛教,道教,三者并行!

一句话,别闲下来!

有活干活,没活训练,训练完了好好学习!

学习的范围,可就广了!

什么学政策、学法律、学文化、学技术、学武艺、学跳舞、学唱歌、学……

当精神和肉体,都变得充实之后,就没有多余空间和精力,七想八想!

于是,各郡的治安状况大为改善。

再然后的招数,还是那招!

选优秀者入籍,为其娶妻,分房分地,生子生女,落地生根!

粟末地现在不仅人口暴涨,科技、农业和工业也是大爆发。

处在突厥、大隋、高句丽的三角之地,粟末地反而获得了难得的战略平静空间。

三方,默契地将这块地方,当做了彼此的战略缓冲区,谁也不轻易去打破这种平衡。

即使现在高隋之间发生打死,也还是保持着这种默契。

粟末地,的确是大隋政治版图中的一块,但作为附属之地,说到底还是一块边荒的飞地!

就像崖州的内陆地区,只能用羁縻之策维护王国的统一性!

广皇帝虽然嘴上不说,但他心里肯定也十万个乐意,让一个对大隋、对自己非常忠诚的小强型附庸,挡在大隋腹地和高句丽、东突厥之间。

这估计也正是这么多年来,杨氏两代帝王,都对粟末族大屋作家族予以特殊的厚爱,并高官得坐、赏赐不菲的根本原因!

让附庸之酋长,当大隋一郡之守,这也没谁了!

粟末地区的战略平静,给它提供了发展经济的难得时机。

阿布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让何虎坚持不懈地满世界搜罗文化科技人才。

大隋、突厥、高句丽、萨珊等世界之地,全都成了粟末地的人才库。

手段各异,就是个抢!

所以,不到三年,粟末地的科技文化,蜕变成了一个东西南北文化科技碰撞交融后的十足怪胎!

有用的,没用的;正经的,怪诞的;超前的,传统的……

而长期坚持的实用主义原则,又能让很多的文化科技发明,得以以最快的速度,转化成具体社会效益。

文化的,出书,做文章,刊行天下,馆藏书楼。

科技的,出产品,做生意,融入生活,便利世人。

这些效益,又能通过一系列具体制度,反哺给文化和科技工作者,继续投入研究。

因此,粟末地众多的文理学院、科学学院、研发中心林立,但都能生存得很好。

受到文化科技的支撑,粟末地的工商业发展得异常迅速和繁荣。

就工业化而言,不再是简单的手工作坊。

利用东北大地丰富的水力能源,驱动机械设备,规模化生产。

因此,有效降低了社会化生产成本,又加速和推动了通用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而工业化的产品,通过粟末地庞大的贸易网络,早已经远销周边各国。

通过财富值换,这些周边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又源源不断地流入粟末地的各郡各谷。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人,那些身怀绝技,离经叛道,或怀才不遇的能人、高人!

许多具有远见性、超前性、跨越性的研究和思想人才,被何虎的那些人员猎手中队的成员们,想尽办法,拐带入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