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的叛徒。
契骨人,娶个媳妇不容易!
彩礼,都是以饲养的牛羊马为主。
豪门贵酋的聘礼,动辄会是成百上千的牛羊。
契骨人的丧葬习俗,和突厥、汉地都有差同。
不像突厥人,人死后亲人、朋友都要行割面之礼,契骨人却不会这么干!
他们倒像粟末人那样,围着死去的人,绕三圈,边走边哭进行告别礼。
然后,不像粟末人还要等尸首自然分化后二次葬,而是立刻用柏枝、松木火化而收其骨灰。
一年后的这一天,便会将骨灰放入墓室之中。
和中原人一样,此后会选择特殊的一些日子,来到墓地扫祭哭拜。
汉族人,贵生重死。
从这一点上看契骨人的婚丧习俗,李陵带来的汉风影响尤盛。
就像不管怎样,在隆冬季节,契骨人大都会住进结实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里。
这,很少在草原牧民部落中可见!
这种房子,圆木为墙,外面覆泥,屋顶覆盖着厚实的木板和树皮。
瓦!
冬处坚室,木皮为覆瓦。
契骨人的语言,主要是回鹘语和汉语,汉语是官话,回鹘语是方言。
只是当初阿布和古思汉仓促间的对话,全用的是突厥语,所以真没听出来他们现在经过六百年之后的咸阳官话,到底是个什么味?!
契骨人的法律,以严厉著称。
看来李陵夺得契骨的大权之后,奉行了法家那一套。
据说,像临阵脱逃投降者、接受王令而执行不力玩忽职守者、随便非议国政者、偷盗抢夺者等,斩首!
这还不算,连坐的法令,也大行其道。
比如,如果子女犯了偷盗之罪,被斩下来的头颅,还要系挂在死者父的脖子上。
一直到死!
!!!
契骨有三个大三部落,分别是读博、迷离、哥饿。
让阿布格外惊奇诧异的是,契骨人早就习惯于使用粟末地才发明的雪橇和滑雪板这项技术。
不过他们不和粟末地人那样叫雪橇、雪板,而是统称木马。
阿布可以想象,有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
身姿窈窕矫健的契骨美女帅哥们,以板藉足、屈木支腋,飞驰冰上……
蹴辄数百步之外,其势迅疾,拉出数道残影……
壮哉!
美哉!
阿布好期待!
看完阿热古思汉以及搜影送来的资料,阿布陷入深思。
东突厥的经略,现在因为有了天神教系统的依托,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但这还不够!
阿布缺乏在东突厥内部和上层,能够扛起打破突厥贵族统治的扛鼎性人物!
契骨人,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他们的力量偏弱!
再就是,如果将古思汉家族扶起,那怎么处理契骨和粟末地之间的关系?
是融入?
还是依附?
阿布在骨子里,是不能认同那种表面归顺、背地里独立的格局!
如果真的有意思,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就要全部融入,行大一统之道。
那,要不要支持古思汉?
当然要支持!
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断削弱突厥、特别是东突厥的实力,也是粟末地政府的一贯外交政策。
但是怎么支持,却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阿布最喜欢的是人力介入。
兵也好、商也好,甚至是部分行政和技术官员进去!
但至于金钱、武器,这个……
阿布思索了好几天,便给阿热古思汉回了信。
信里,他对古思汉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慰问,并承诺天神教会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至于他父王阿热古向南的事,答应他会通过长老会向都拔施压。
相信,至少会保证他性命无碍。
至于能不能安全的放回来,还需要看时机!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阿布建议古思汉自己,最好向极东之地寻找粟末人帮忙。
他自己,现在可是神使策恩,而不是粟末地的老大,大隋的贵人!
至于最后双方要不要合作、以何种方式合作,可以在其到达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