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
这时,司宾引一品外命妇之首——宇文述的老婆许国夫人卢氏,来到大殿西阶脱舄席处。
典乐止。
许国夫人卢氏,端端庄庄、稳稳当当地脱掉鞋,然后登上庭阶,趋近萧皇后的御座之前,北面跪贺:
“妾卢氏等言,元正启祚,万物惟新。伏惟皇后陛下,膺时纳佑,与天同休。”
随着司赞的指挥,跟着许国夫人一同跪下的众命妇,也一同齐贺:
“元正启祚,万物惟新。伏惟皇后陛下,膺时纳佑,与天同休。"
虽然莺莺燕燕,但也显得很是整齐。
“兴——”
随着司赞一声传唱,众命妇起身。
司宾引导卢氏走下阶梯,穿好鞋子。
《舒和之乐》再起。
等卢氏回到自己的版位立定,典乐止。
司赞高喊:
“再拜!”
赞者们再次将声音传遍四方。
外命妇们,应声再拜。
司言走上前,喊道:
“令旨!”
外命妇们再拜。
只听宣令喝道:
“履新之庆,与夫人等同之。”
这等于是萧皇后接受众命妇的贺仪之后,回复的话语。
司赞又喊:
“再拜!”
赞者承传,声震庭宇。
外命妇等,再拜。
这个环节搞完,司宾们便开始次第引导命妇们从仁寿殿殿庭走出,来到肃章门。
许国夫人卢氏,做为众命妇之首,仍然走在最前面。
当她一挪步,典乐又起,直到她的身影走出殿前正门,典乐才停止。
这就是一品,或超一品外命妇的待遇!
然后,内典们导引其他命妇一一走出仁寿宫宫门。
此时,尚仪走上前,奏曰:
“礼毕!”
《畅和之乐》起。
萧皇后便起身降座,登上五色凤辇,出仁寿殿入东配殿休息。
侍卫、典仪、赞者退,乐止。
仁寿殿的中宫大朝会结束。
这就全部结束了吗?
非也!
和含元殿办完大朝会的男士们一样,大家还得参加皇帝和皇后举办的国宴!
换地方,吃!
吃饭的地方,就在含元殿!
男子们在正殿,女士们在偏殿,场面都一样严谨庞大!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中华的早古礼仪就是这样。
在最老远的远古时代,人们祭祀完天地人,那些供物祭品,可绝对是珍贵的生存资料!
忙乎半天,这些献出去的食物也不能浪费!
肚子咕咕叫,那就分而食之吧!
于是渐渐地,咱们老祖尊留下的礼仪传统就是,干完大事、正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
当然,随着生存资料日渐丰富,人们不在会再从天(天父)地(地母)人(先人)的嘴中夺食,而是自备干粮!
吃祖尊的贡品,确实说不过去!
于是,逐渐形成法律规定,偷祭品飨食者,罪!
呵呵!
行完大朝会礼议,臣子们的肚子也饿了!
得了便宜的皇家,自然得表示表示!
毕竟这些男士们已经或代表附国、或代表地方郡州、或代表友邦、或代表部门、或代表家族,上了贡!出了血!
皇帝夫妇二人,请大家吃一顿,也是应该的!
根据后来阿布和妻子们的交流可知,这大朝会之后的宴席,也还是个累活!
看着满桌的珍馐美馔,千万别以为可以像在家里一样大块朵颐!
如果那样,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猴!
不仅会被侧目围观,而且要被到处流窜的掌风御史看见,就会立即将你请出宴会大厅。
皇家大宴,宴无好宴!
说得可是这吃宴席中的礼仪。
比之大朝会朝拜之礼,不但要多,还要更复杂。
拜礼,吃礼……都是理!
举筷子,放筷子;端酒杯,放酒杯……
所有举动,都得看皇帝、皇后的,都得听尚食、尚仪、司宾等宫官的!
这不,吃席面之前,还得三拜礼、三呼万岁!
不过,不像男士们,命妇们并没有三蹈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