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当时叶秋云过去边疆的主要目的。
那封信件,除了她之外,不能落于任何人的手中。
因为削减军需的事情并未大张旗鼓,且又有姜露填补,所以在这件事情闹出来之前,京中许多的臣子皆是不得而知的。
这会听到了这个话之后,俱是神色巨变。
吕阁老几乎是想也不想地就道:“月前,正是昊周大军来犯之时,那般紧要的关头之上,你竟是上奏要求削减军需?”
“你脑子是清醒的吗?”
为官多年,这是许多臣子第一次听到了吕阁老在朝中骂人。
见得他面色涨得通红,便能清楚他有多么地生气。
而这边的臣子思及此事,都觉得阵阵后怕。
强敌在前,当时的大徽并没有到了稳赢的地步,那个节骨眼上削减军需,这跟自己动摇军心有什么区别?
蒋高然提出这样的提议,他是正常的吗?
亦或者说,上首那个同意了蒋高然这个话的皇帝,人是清醒的吗?
吕阁老这番话,冲着的是蒋高然,更是上首的皇帝。
在他眼中,皇帝虽说平庸,但好歹一直以来还算得上是明辨是非,否则的话,之前也不会让温月声入朝、统帅全军,亦或者让温月声那么顺畅地处置那些贪官。
这些事情一定是得要在皇帝的默许之下才能够做到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温月声,还没有这般如日中天,更没有掌握着全军军权。
可现在皇帝都在做什么?
偏信偏听如蒋高然这样的蠢货的话就算了,竟是连边疆安危都不顾!
有那么瞬间,吕阁老震怒之下,竟是隐隐有些昏厥。
这般糊涂的皇帝,都不需要昊周多做些什么,便已经出现了亡国之相了。
“将士在外厮杀保卫边疆,方才有你在此处高枕无忧地弹劾这个,上奏那个,而你张嘴便要削减军需。”王进之高声怒道:“蒋高然,你倒是说说,究竟是有什么要紧之事,是需要削减了军需来做的?”
蒋高然闻言,眼眸深沉,却是连一个字都说不出。
削减军需的事情已经过了许久,但一直以来,边疆都没有发作,他便以为,是温月声默认了这件事情。
毕竟削减得不多,只是挪出了近三十万两来,用于皇帝添设亲卫军罢了。
他微顿片刻后道:“边疆开战之后,京中大批将士调往边疆,为了避免意外,削减军需用于添设亲卫军。”
满朝皆静。
镇国公当即皱下了眉头,他低声同萧缙道:“此前亲卫军的异动,便是因为此事?”
听得他的话之后,萧缙才将眼眸从温月声身上挪开。
他沉声道:“多半是。”
不光是吕阁老等朝中重臣发觉了皇帝的异常,萧缙也察觉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他从前曾经短暂地担任过亲卫军统率,而如今的亲卫军中的将领,亦是算得上是他提拔起来的人。
近些时日,对方接连送信告知萧缙,说是亲卫军中连连异动。
皇帝换掉了许多原本的将领,改换了一些不甚熟悉的面容担任将帅。
三大禁军之中,亲卫军最为重要,骤然做出这种变更,且对方也不是什么难得一见的将才,此事实在是异常。
“只怕这中间,另有他人的手笔。”镇国公说罢,抬眸沉沉地看向了前方。
那边站着的,是自温月声出现之后,始终不置一词的景康王。
“边疆之战重要,难道诸位觉得圣上的安危便不重要?”蒋高然面色沉沉地道:“何况,增设亲卫军,本就是为了防止今日这等事情。”
“若有人无召率兵入京,亲卫军便是保护皇上的最后一道防线,都是军需,用于增设亲卫军又有何不可?”
他说得冠冕堂皇,一口一个皇帝的安危,听得王进之暴跳如雷,开口便要骂他。
只王进之还未如何,温月声便已经径直开了口。
“上月初,昊周率兵来袭,为了避免恶战,军中主帅率领十万将士,去往了昊周边境的海城偷袭。”
对于边疆的战事,每隔十五日都会有战报传来,所以大多数的战役,朝上的人都是知道的,但知晓得也不多,多半都是写笼统的概括之语。
如今听得温月声的话,许多人都不由得变了神色。
边疆之战辛苦,是人尽皆知的。
“你知道十万大军入得敌国,会是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