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从苏德战场开始的元帅之路 > 第225章 D军在44年年初的状况(中)

第225章 D军在44年年初的状况(中)

木半岛这个地方对于曼施坦因,就如同涌峡间之于织田信长,樊城之于关云长,土伦之于拿破仑一样,是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地方。让曼施坦因放弃这里,就如同割了他的心头肉。

可不放弃又能怎么样呢?第6集团军随时可能在苏军两个方面军的重压之下崩溃,克里木半岛的友军随时都有可能被围困。到那时候,曼施坦因受到的可就不是情绪攻击,而是真正的损兵折将。

而且如果克里木半岛的第17集团军能够整个的安全的撤出来,那么多出来的这8个师的兵力就能够用跳板战术轮换到华铺州或者日托米尔州去。要是反攻顺利,那切尔卡瑟说不定还真能成为一个反攻华铺的桥头堡。

曼施坦因不愧是一代名将,在权衡利弊之后,他迅速得出放弃克里木半岛是有利的这个结论。

然后理所当然的,撤回第17集团军的这个方案又被那个人否决了。

否决的理由是:

一旦我们失去了克里木半岛的控制权,那距离克里木半岛最近的土耳其和罗马尼亚将迅速倒戈,再也不会积极的保持中立或者站在我们这边。之后情况再继续恶化,那么就连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也将退出战争。

后方预备队已经没有了,于是在之后的会议中我再次提出从北方集团军群调兵来南方的方案。

然后理所当然的,从北方集团军群调兵的方案也是被那个人否决了。

否决的理由是:

北方集团军群在防御战斗上的压力也很大,如果真的从那里调兵,那北方集团军群就不得不收缩战线。到那时候,可能芬兰也会想办法退出战争。而一旦芬兰退出战争,那么之后瑞典就可能不再保持中立,在失去波罗的海的同时,我们也就失去了获得铁矿石的通道。

晚上的会议中,曼施坦因又提出尝试从西线调兵来东线的想法。

然后理所当然的,从西线调兵来东线的这个想法又被那个人给否决了。

否决的理由是:

英美随时可能会从欧洲大陆的任何一个地方登陆,因此西线之兵是万万不能动的。除非英美的登陆地点已经确认,并且其进攻行动被我军遏制,不然西线一个师都不能调到东线去。

对我来说,英美的登陆地点是已经确认的。因此在会议中,我直接提出将法国南岸的五个师调走,并重点守卫法国北部海岸从罗恩到泽西岛这一部分。

可惜,那个人对自己那千疮百孔的情报部门的信任要多过我。他指出:除非英美的情报已经被正式确认,不然决定不会改变。

他说:现在主要还是要拖延时间,潜艇战会有效果的。而英美和联盟之间的矛盾也将日益加深,他们并不会联合太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