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从苏德战场开始的元帅之路 > 第16章 现在还保持着表面的和平

第16章 现在还保持着表面的和平

————————

早在消息刚刚传出的时候,朱可夫便已经亲自去了乌拉尔山区,又去了乌库兰,白罗斯,波波等军区,一天之内跑了5个地方,见了二十几个老部下。他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一个有头脑敢于在第一时间拉拢军队的人。

而这个人就是赫鲁晓夫。

遗体公开展出第三天,一个所谓的集体领导小组成立了。马林科夫、贝利亚、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赫鲁晓夫、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米高扬、萨布罗夫和别尔乌辛一共十个人。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和列宁同志逝世之后一样的和平相处的方式,同时也保证了几个不同势力之间的平衡。然而事实上,在这十个人之中真正掌握核心权力的只有三个人:马林科夫,赫鲁晓夫,贝利亚。

各怀鬼胎的三个人,现在还保持着表面的和平。

几天后的会议上,赫鲁晓夫被选为治丧委员会的会长——这也是一种权力平衡的手段。3月9日,斯大林同志的葬礼正式开始举行。

在联盟这种类型的国家,把某些非常重要,或者身居高位的人的尸体永久的保存下来,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事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只要是联盟这种类型的国家,都做过这样的事情。其中防腐处理的方法,水晶棺材的打造,还有之后的一系列仪式和陈尸之处的系统化管理,都大差不差。

仿佛只要把尸体永久的保存下来,就能够将他们本人连同他们的伟大奉献也一同保存下来一样。只要尸体永远不腐朽,那他本人也将在所有人的记忆中永不腐朽一样。

即使前面这一系列的动作,要花掉一个普通家庭几百年的收入。后续一年的维护费用和管理部门的工资,也要花掉一个普通家庭十几年的开销。

而且这样尸体的永久保存,对作为女儿的斯维特兰娜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伤害。她说:

“我永远忘不了父亲临死前的眼神,把他悲惨的样子放在那里给别人参观实在是太荒唐了。”

不过斯维特兰娜的声音并不能干扰十人小组的决议,展出还在继续着,也将继续展出着。

几天后,十人小组变成了五人小组,赫鲁晓夫、苏斯洛夫、波斯别洛夫、夏塔林和伊格纳捷夫五个人掌握集体领导权。同时,马林科夫主持部长会议,伏罗希洛夫主持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赫鲁晓夫主持中央委员会的工作。

从几人的职务上看,毫无疑问赫鲁晓夫目前掌握的权力是最大的。然而事实上,马林科夫才是所有人争取的对象。因为马林科夫以前就是斯大林同志的副手,在声望上比任何其他人都要高。同时职务分配上,马林科夫又掌握着经济政策的话语权,如果要实施改革来拉拢人心,那么马林科夫是不二人选。

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加上贝利亚手中材料的威胁,马林科夫很快就倒向了贝利亚。可即使如此,赫鲁晓夫也没有放弃拉拢行动,只是数次会面,都碰了一鼻子灰。

对此赫鲁晓夫很是恼火,却又是无可奈何。

在这种情况下,卡图科夫的第二封电报从白罗斯边境送到了赫鲁晓夫手中。

卡图科夫在电报里说:

马林科夫同志是需要拉拢的对象,但并不是一个威胁。现今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更需要的是军方的力量,一个强而有力的后盾。因此我个人建议与其费力拉拢马林科夫同志,不如将精力放在讨好朱可夫元帅身上。其次我个人建议:在与马林科夫同志的交流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强调共同的利益,应该着重强调共同的敌人,也就是贝利亚同志。贝利亚同志手中的材料对我们所有人都极其不利,对马林科夫同志更为不利。我想只要赫鲁晓夫同志你能够将主要目标放在除掉共同敌人这一点上,那么所有人都将不管利益纠葛,非常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在电报的最后,卡图科夫说:

如果形势需要,我的近卫部队将会回到莫斯科。

卡图科夫在电报里表达的意思几乎都是以利亚一字一句教出来的,同时也是赫鲁晓夫想做却又不能下定决心的。

毕竟和贝利亚为敌的时候,如果其他人不愿意站在自己这边,那便是自己一个人的失败。

而在收到卡图科夫的电报之后,赫鲁晓夫也是顿时就有了底气。狡猾而又善于权谋的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朱可夫,并询问朱可夫对委员会队伍负责戒严和管理城防这件事的看法。

朱可夫对贝利亚滥用委员会部队这件事早就有所不满,他将此事视作是对传统军队的挑衅。于是赫鲁晓夫的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