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年后的现在,婕斯竟然成为了一个买面包都要排队的,吃不饱饭的国度。如此之大的落差不是正常人能够接受的,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改革派一开始就能迅速崛起的原因。
7月,联盟召集了各个派系的代表,共同商议一种彻底铲除改革派的方案。
8月,联盟决定执行军事打击,彻底摧毁改革派。
其实面对婕斯改革派的崛起,联盟完全可以选择任其发展。勃涅列日夫也可以遵守自己五个月前说的话:婕斯的问题应该让婕斯自己来解决。等婕斯的改革失败,联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介入;如果婕斯的改革成功,那联盟也多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老师。
但可惜,联盟这种形态之下是不会允许有任何一个人违背它的意志的。它始终活在一种危机感之中,总是需要屏障来保护自己——婕斯对勃涅列日夫来说就是一个屏障。如果没有屏障,那就制造屏障保护自己——比如冬日战争,比如一小时二十二分钟零好几十个月战争。
8月20日,联盟25万大军和2000多辆坦克越过边境,向婕斯发动进攻。这次崔可夫吸取了朱可夫进攻匈牙利时候的经验,一开始就派出了一整个机械化集团军,而不是使用添油战术。
婕斯脆弱的部队根本无法抵挡联盟的进攻,他们没有空军,坦克和反坦克炮也根本无法对联盟的坦克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即使如此,婕斯的军民还是用血肉在城市之中筑成了钢铁一般的防线。
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自发的用沙袋,路障,甚至是公交车,小轿车等在大街上构筑防线,希望能够抵挡住联盟的坦克。燃烧瓶这种简易而又能够对坦克装甲车有奇效的武器被妇女们大量制造,成为了婕斯人民抵抗侵略的利器。
广场东侧的大街上,联盟的坦克直直撞上路障,就要将其后面放着的公交车一起撞开。婕斯的居民纷纷从掩体中涌出,舍生忘死的顶在公交车的另一边用自己的身体和联盟的坦克角力。
楼上的居民也纷纷从窗口扔下燃烧瓶,民兵迅速赶到战场。一阵激烈的交火之后,联盟有一辆坦克被烧毁,小部队撤离了广场东侧的大街。婕斯的居民欢呼雀跃,庆祝这个牺牲了三十多人换来的胜利。
一名大学生手举着婕斯的旗帜站在公交车上,自发的唱起了爱婕斯的歌。几个中年人涌砖块在联盟的坦克上刻下了三个标志【万】\\u003d【星】——这代表了婕斯人对联盟的态度。
但即使婕斯人众志成城,武力上的绝对差距还是让他们遭遇了惨败。短短5天之后,婕斯的改革派几乎全部被捕。他们所树立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也在这一刻全部消散。
就像当年赫鲁晓夫被勃涅列日夫等人赶走一样,联盟的未来一片灰暗,此时婕斯也是一样的坠入深渊。
米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第一时间就对联盟入侵婕斯表示谴责,奈何婕斯败的太快,最终米国也没有成功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