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默无言语。
只是许久后才说。
“方丈,您所说的这些,也不过是面临病苦和死苦的人罢了,那生苦呢?若生便只是希望,生便只是美好,生便只是爱,认可和信任,又何来生苦之说?”
方丈皱起眉头。“施主此话何解?”
林深接着说道。“人活着,就会在精神上遭遇挫折,被困难和苦痛击倒。一个人在肉体上被打倒不可怕,在精神上倒了,才是真的死亡。对于那些在生活中得到过爱,得到过认可和支持的人,就算被击倒了,他们也不会怀疑自己,不会觉得自己不配被爱。”
“但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如果这世间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会给人伤痛以温柔的治愈,会给人跌倒以扶起的力量,又何来那么多倒下以后便再也不愿站起来的人?”
“一辈子没得到过爱的人。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如果没有对于自己的坚定的信念,对于自己的坚定的爱。”
“被生活打倒之后,往往就这样倒下不再爬起来了。”
“这便是生苦。”
“生苦只凭一苦,便和这些得病的人面临的病苦,死苦,并列在八苦之中。那些被病苦和死苦折磨的人,被折磨的只是身体,他们的精神依然不屈,但生苦,却是从根上打倒了人的精神,让人彻底失去活着的意义。”
“我并不认为倒在生苦之下,是对倒在病苦和死苦之下的人的侮辱。”
“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以被爱过的,内心有力量的人的条件去要求每一个人,不过是在要求铁树的每一根刺里都开出浪漫的玫瑰花罢了。”
“世间之事,存在皆是道理,以一苦去否定一苦,以一个道理去击败另一个道理,必然没有道理。您觉得如何呢,方丈?”
方丈哑口无言。
沉默许久才长叹一口气。
“施主所言,贫僧无话可说。但至少对于施主来说,生苦这一苦,怕是不用面对的吧?”
林深笑了笑,并不承认或否认。
“那对于那些还在病苦,死苦中挣扎的人,施主可愿施以善心,助他们脱离苦海?”
林深一脸警惕。
“以我绵薄之力,如何施以援手?”
这老和尚不会绕一大圈,最后还是要他捐钱吧,他可没钱。
方丈笑了笑。
“施主放心,并不是要施主施以钱财,只是施以善心而已。”
他从袈裟里取出厚厚一沓文件,递给林深过目。
林深接过文件。
一看。
标题上几个大字。
“死后遗体器官自愿捐赠书。”
往后翻了好几页。
基本都是这类文件。
林深缓缓抬头,将目光望向方丈。
方丈和颜悦色。
“施主。”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林深深深的目光看着方丈。
方丈老神在在,一点脸红的意思都没有。
林深眼神审视着方丈,语气有些不善了。
“方丈,据我所知,在佛教的观念之中,一般认为人死之后,神识尚存而且有知觉作用,所以死后妄动身体将会给死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引发无限的瞠心。”
“如此一来,不只使亡者不能往生净土或善道,甚至会因为瞠念起而堕入恶趣,生起无量的罪业。因此佛教一般主张,人死之后必须得待到全身冷透,乃至冷透二小时之后,才能动身体。”
“可死后捐赠器官,必然得在人死之后极短的时间内将器官取出,方可保持器官活性,在佛教的信仰中,此举不但让亡者遭遇莫大的痛苦,还会凭生无量的罪业。身为佛教徒,却劝人捐赠器官,这么做,恐怕有违佛理吧?”
林深话里的锋芒丝毫不让,眼神咄咄逼人。
见林深如此懂佛教之理,方丈不禁有些意外地看了林深一眼。
他摇摇头,闭上眼睛,开始施法前摇。
“非然。施主,便如现代的器官捐赠,即使是古时的佛经中,也有记载许多出家人捐赠器官之事例。”
“如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中所说,乃往去世有王号曰月明,端正姝好,威神巍巍。从宫而出道,见盲者贫穷饥饿,随道乞匈,往趣王所而白王言‘王独尊贵安隐快乐,我独贫穷加复眼盲。’”
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