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二十二年四月一,襄城,小雨
申时一刻,还是那间书房。虽然距离下课的时间早早过去了一个时辰,但屋内的师徒二人却丝毫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齐则先生手握一叠纸张,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笔锋刚劲有力的正楷字体,神情激动的问道“阿尘,老夫问问你,你这句。欲强家国先富黎民,欲富黎民先弱豪强,欲弱豪强皇权必然要下乡,你具体是如何想的? ”
少年手舞足蹈的比划着“历来王朝衰弱之根本无非这几条,第一条原是朝廷财政先出问题,而后军队这个大洞无法填满导致士兵战力不足而后被他国攻打而亡“
“二是百姓无法负担沉重的苛捐杂税,导致百姓纷纷将田地挂在免税的有功名的人名下导致朝廷收不上税无法执行政令,进而朝廷陷入瘫痪,朝廷对地方无法进行干预地方就可以开始肆无忌惮的剥削、压迫从而引发农民起义“
“三是臣之权强过君之权,君王成为摆设朝廷一家独大。而君王为对付权臣就不得不扶持宦官,然后嘛就是受宦官蒙蔽的帝王与他的死忠和权臣的死忠的斗争,但无论谁赢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一方全部身死,导致行政机构产生空缺进而对地方掌控力变弱最终只能看着豪强做大然后要么是地方起义要么是敌国入侵“
“但学生阅遍史书,王朝的富强之路都只有一条。放着百姓不管免他们几年税,然后不出意外的话就是边境百姓水深火热,内地百姓安居乐业,居住在没有天灾而且地方还好的百姓渐渐地就成为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然后朝廷就有钱了,有钱就能打仗。我中原之国只要是朝廷有钱的时候,外战无往不利,随后就是万国来朝。然后史书就会写上盛世二字“
少年神色一正“可这样的盛世是假的啊,老师。富裕起来的地方只有那几片好地方,可那些地方无论有没有朝廷管都会富起来的。其他地方依旧在经历土地兼并,豪强做大,收支不平,天灾来袭,官员贪污,农民起义的循环“
“朝廷想管吗?当然想管,可是管不了!其根本原因皇帝的权利最终只能到县在一些偏远地区甚至只能到县,而那些事情就是在朝廷管不到的地方生根发芽进而向上发展。所以学生认为若是想要国家真正的富强起来朝廷的权利必然要下乡不仅要下乡还要到达国家的每一寸土地,要让朝廷知道穷苦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根据问题提出方法,只有让朝廷的决策完美的执行才能完美的解决问题“
齐则静静的听着然后点点头“可你想过没有,如何让皇权下乡?”
杜尘摇摇头“目前为止还没想到,但我想我以后一定会想到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位置就永远无法以那个位置的思想来思考,否则就永远无法想到办法来解决问题”
齐则听完后点点头,然后向窗外看去说道“时间不早了,今日便到这里了。明日乡试的结果便出来了,为师动用关系将你的卷子拿了出来等会还要还回去”然后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放心,具我那阅卷的学生所说你的举人是板上钉钉了,但能不能中个解元还是要等到明天才能知晓了”
齐则叹了口气“过了明天为师教不了你多久你便要进京赶考了,明日你叫人来老夫家,老夫将一生所学托付给你,日后的路得靠你自己走了”
杜尘动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学生杜尘多谢先生教诲,若无先生日夜呕心沥血定然无今日的举人杜尘”然后砰砰砰的给齐则磕上三个响头
齐则连忙扶起杜尘“不可如此,若阿尘你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就是孔圣来了也无法让你得到今日的成就“待到将杜尘扶起之后,齐则又说道“行了时间不早了,老夫就先走了。明天放假”说罢转身便走
杜尘急忙道“先生,外面正下着雨呢。何不等雨停再走?”
齐则头也不回“人生路上处处是风雨,难不成阿尘你也要等那些风雨停歇后再向前走?”
杜尘无言,只是拿起一把雨伞追了上去“学生送送先生”
杜尘撑着伞跟在齐则身边,待到走出杜家大门一里余地后,雨却不合时宜的下大了起来。齐则将手向伞外伸去“荆襄多雨,故而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治理地方首先啊就是要因地制宜,发挥好地利自然会人和”
“学生记下了”杜尘道
齐则点点头“好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就送到这里吧”
杜尘将伞递给齐则“此地距先生居所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这伞送给先生遮雨用”然后也不等齐则说什么便将伞塞到齐则手中然后转身走到雨中,转身对着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