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李牧安葬好去世的奶奶后抱着一定要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念头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小山村。但走出村口以北十里的地方空有一身健壮体魄的少年迷惘了,他当然知道要是想完成奶奶的遗愿就必须得去城里面,但去那座城才会有出息怎么去他一概不知
少年想了一会,只觉得脑袋痛索性就不想了。随后便沿着脚下的这条小路一直走,终会到达想要去的地方的,即使没有达达想要去的地方也一定会遇到能帮他指路的人
保持着这般心态的李牧一口气沿着小路走了二十里地,从蒙蒙亮的天空走到了日出东方的白昼。但这一路上少年除了道路两侧的大树、绿草还有头顶的蓝天、白云以外连个活物也没看到更别提行人或村庄了
少年也不气馁,想着皇天不负有心人这句话便继续开始延续着刚才的行径。可能是他运气好吧也有可能真的是天道酬勤吧,正午时分,头顶的太阳开始变得更加耀眼同时地上的人们也开始准备午饭
李牧寻着袅袅炊烟止不住的狂奔,他不是饿他只是想早点知道正确的路
“年轻人,咱们荆襄省的人想出人头地当然要去襄城府啊”一位老翁手里端着还在冒热气的米饭回答着眼前少年的问题
李牧又问道“那老人家,襄城府怎么去?”
老翁先是刨了口米饭在一阵咀嚼吞咽后才慢慢回答道“你呀沿着这条路一直走,遇见岔路就记着左右左右直走然后一直直走就到了,也不远从咱们这出发大概几十里的路程,像你这样年轻壮小伙的话应该也走不了半天时间就能到”
“多谢老人家”李牧学着奶奶给他讲过的那些侠客的模样对着老翁抱拳致谢随后转身离开,老人家见状连忙说道
“小伙子,你先别急,留下来吃顿饭再走啊”闻言,只见李牧掏出一块脸盆大小的干粮高高举起随着手挥了挥
老人没有理会黝黑少年这般行径而是连忙上前追赶李牧而后就将少年往自家屋子里拉,嘴里还念叨着“年轻小伙子不吃点大白米饭就吃这杂粮怎么能行?听老夫的吃顿饭再走,放心老夫家不缺你这顿饭”
李牧当然不敢用力挣脱,万一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将老人家弄倒了就不好了,只好跟着那位老人来到他家的饭桌前
老人让李牧先坐着自己则是去为他盛饭,第一次到别人家吃饭的少年有些拘谨不敢抬头打量房间的陈设只能低着头看着脚尖
不一会老人端着一盘青菜还有一大碗白米饭回到少年身边,一同而来的还有一位端着一盘辣椒炒肉的白发老妇人,两位老人家极为热情的招呼少年吃饭还时不时的往少年碗里夹菜,弄的少年怪不好意思的只好低头刨饭
老人家嘛,饭量能有多少呢?老妪只是随意的吃了两口便放下了碗筷老妪的饭量稍大些比老妪多吃了一碗饭后也放下了碗筷,饭桌上只剩下李牧这位客人还在刨着碗里的饭
老翁见少年只刨饭不夹菜说道“这怎么能行“然后便将那盘辣椒炒肉全部倒进少年的饭碗
吃过饭后,少年主动收拾并清洗碗筷而后拿出一个银元欲递给老翁当作饭钱
“小伙子这是什么意思?就算是当饭钱你这也太多了,老夫做这顿饭也才花了半个铜刀子(等于五十文)”老翁撇了撇少年手中的银元,并未伸手接下
“我家长辈曾告诫我无功不受禄,我这也帮您干些什么就吃了您一顿饭我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说罢便将手中的银元放在桌上准备离开
老翁说道“这样吧,小伙子今天下午我儿子该从城里回来了然后过两天又要去城里,到时候你跟他一起走,这几天呢你就帮老夫我干点力气活好吧?”
这样一个只花力气不花钱又能让良心过意的去的事情李牧当然没有理由拒绝,当即便背着老人家里的背篓和斧头进山帮他们砍柴,然后又去帮两位老人家耕了三亩地最后在去帮二老担了两大缸水
夕阳之下,一辆马车从地平线上出现由远到近,早早等候在家门口的二老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待到马车在门前站定后一位约摸着年龄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女直接跳下了马车蹦蹦跳跳地向两位老人走去用甜甜的语气说道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而后一把抱住老妪“这次孙女多陪你们一会儿”如此温馨的场面没人打断如何能行?,果不其然一道雄厚的中年男子的声音传来
“云墨,过来帮爹搬东西“
少女闻言顿感扫兴,刚迈出一步便听到不知那里冒出来一句青涩的少年嗓音“云大叔,我来帮你搬”中年男人循声望去,马车后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