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民国枭雄的后半生 > 第1章 华夏第一刺客彭家珍

第1章 华夏第一刺客彭家珍

弹,这对武昌起义部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此事根本瞒不住清军,清廷对彭家珍发出悬赏通缉,他不得不使用化名在北京、天津、奉天、上海等地联络革命党人,继续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1911年12月初,彭家珍在上海受到了孙中山的接见,孙中山告诉他:“蜀军正在筹备当中,到时候你可以前去担任副总司令。”

彭家珍虽然很感谢孙中山对他的信任,但他略作思考后,还是真诚的看着孙中山说道:

“逸仙先生,我没有指挥军队的实战经验,骤然担任要职、深恐会对革命造成损失,我还是回到北方,继续执行秘密任务比较好。”

1911年12月中旬,同盟会“京津保分会”成立以后,下属机构特设一个暗杀团,确定了“以诛锄元凶巨憝之计”的方针,刺杀对象为袁世凯、良弼等满清重臣。

暗杀团由彭家珍负责,所需武器弹药从上海运来,暗杀团成员还到京郊门头沟、十三陵等荒野无人处,彭家珍亲自教团员们练习射击、爆破等技术。

1912年1月12日,爱新觉罗·良弼与溥伟、铁良、毓朗、载涛、载泽等人成立“君主立宪维持会”,简称“宗社党”,他们坚决反对与革命党议和、反对清帝逊位。

1911年1月16日,暗杀团实施刺袁行动,由张先培、杨禹昌、黄之萌等人执行,但仅炸死袁世凯护卫营管带袁金标、炸伤数名清兵,袁世凯侥幸逃脱,张先培、杨禹昌、黄之萌被捕后英勇就义。

1912年1月19日,宗社党发布宣言,主张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由铁良任总司令,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

此时的良弼,禁卫军都统一职虽已被冯国璋接替,但在禁卫军中仍有很多追随者,铁良更是久历行伍,在军中的影响虽不如袁世凯,但其也有自己的势力,因此,宗社党声势不小。

良弼在朝堂上扬言:“……重整兵马、与南方革命党决一死战!”。

在良弼的强硬表态激励下,把持朝政的隆裕太后重塑信心、决定派出十万清军与革命军决一死战,真打不过就退回关外。

这一诏令一旦实施,革命就有可能功败垂成,更重要的是,会有无数革命党人血染沙场,无数同胞遭受战火兵灾的蹂躏,就算满清逃到关外、也视同国家被分裂。

宗社党倒行逆施、负隅顽抗,成为革命成功的巨大绊脚石,为扫除这个阻碍,进而达到胁迫清帝退位的目的,彭家珍决定亲自前去暗杀“宗社党”头目良弼,他在暗杀团会议上豪迈的说道:

“死一人而使亿万百姓免于战火,死一人而使千百万人不死,虽必死、吾亦往矣!

今刺良弼,其扈从甚众,欲成功、唯流血五步耳!”

“你是团长,这次任务我来执行吧。”郑毓秀站起来说道。

郑毓秀虽然是个女人,却是一名坚定的革命党人,1909年4月,刺杀摄政王载沣所用的炸弹,就是郑毓秀由天津携带到北京的。

郑毓秀女士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第一:中国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位女律师、第一位女性省级政务官、第一位女性法院院长、第一位女审、检两厅厅长,也是唯一参与了《中华民国民法典》草案修订的女性。

郑毓秀被誉为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乱世英雄,一位集柔情与傲骨于一身的女中豪杰,一枝绽放在乱世之中的铿锵玫瑰。

“绝对不行!”彭家珍坚决的说道:“你刚参加过刺杀袁世凯的行动、手上还有伤,而且你是革命、也是我们暗杀团宝贵的财富,幸亏你找人出面、才救出了七名被捕同志,今后也不许你再直接参加具体行动了。”

“我来执行这次刺杀任务吧。”另一位暗杀团团员任道远也站起来说道。

“不行,你才来,对北京地形不熟悉。”彭家珍看着这个自己培养、引导到革命阵营的年轻战友说道。

“我去!”

“让我去吧、团长,你还要统筹、组织今后行动!”

“让我去吧!”

“还是我去!”

“该轮到我去执行任务了吧!”

……

与会其他暗杀团团员纷纷激动的站起来请战……

彭家珍很感动,他们这些人都不缺慷慨赴死的勇气,可这次他的计划、几乎可以说是九死无生的行动,他不忍让别人替自己去死,他看着团员们说道:

“诸同志请坐!

你们都不要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