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濯寒瑶枝等住持诵完这段经文。
小和尚在主殿佛像前候着。
能被叫进内殿的香客皆是有缘人。
自然也不乏恩怨深结之人。
他方才观那辅国将军与郡主,都不是寻常人的根骨。
只怕是......
小和尚回过神,默念几句经文。
阿弥陀佛...
世间万物不过是个载体,肉体本是载体,灵魂和意识主宰肉体。
佛家一直有转世之说,要么执念过深,要么恩怨未了。
内殿主持诵完经起身:“将军郡主,今日劳烦二位了,吃了斋饭再走吧”。
佛曰:不可说。
住持参悟半生,如今看的见的看不见的,全在这尘世间消散罢了。
萧濯寒不想在这里吃斋饭,便坐在椅子上没有动作。
瑶枝站起来,脚步跟着住持方向走过去就听见住持说:“将军,吃一碗斋饭吧”。
佛讲,早晨是天食,中午前是佛食。
“寺里饭菜清淡,将军可以尝试一番”。
世间生灵皆以饮食存活,佛家吃食向来粗淡,却是佛门第一道缘。
吃了寺里斋饭,特此增佛缘。
“萧濯寒,就吃一碗吧”,说话的是瑶枝。
长这么大,瑶枝从没吃过斋饭,既来了,尝一碗也未尝不可。
男人瞥了她一眼,起身走出内殿。
瑶枝瘪嘴,也不知道这男人拽什么拽。
到佛像前他不拜,在住持面前也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天不怕地不怕的。
罢了,谁叫人家是萧濯寒呢。
瑶枝垂头丧脑跟着住持去吃斋饭的地方,日头还没到晌午。
佛家都是在晌午之前用斋的。
小和尚给瑶枝打了一碗饭端了过来,瑶枝在四处寻萧夫人的身影。
“枝枝,在这儿”。
萧夫人给她招手,不敢大声叫瑶枝。
瑶枝提裙小跑过去。
“慢些慢些”。
周围都是给香客们放斋饭的小和尚们,萧夫人生怕瑶枝一个不注意撞到哪里就不好了。
待瑶枝跑进,才看见萧夫人旁边坐着萧濯寒,男人面前放置一碗斋饭,他拿着筷子夹了些许菜往嘴里送。
她坐在二人对面,微微喘着气:“你不是不吃吗”?
女人声音似有不满,这话是说给萧濯寒听的。
“怎么?你吃的,偏我吃不得?”
萧濯寒这句来的猝不及防,瑶枝本以为他不会理她。
(ˉ▽ ̄~) 切~~
“枝枝,你的是这一碗,快吃吧”,对面萧夫人轻轻给瑶枝推过来一小碗:“方才是我叫濯寒过来吃的,咱们早上走的急都没来得及用早膳,法同寺斋饭好些人都说味道不错,便叫濯寒也过来尝一尝”。
“多吃些斋饭,攒些佛缘总归是好的”。
萧夫人自己的一碗斋饭用的光光的。
看瑶枝吃的香,她又开口:“待会子咱们再去明镜师父那里给你们二人求个子嗣符”。
旁边萧濯寒拿着筷子的手一顿。
萧夫人丝毫没察觉他的异样,依旧滔滔说道:“明镜师父与我相识多年,去他那里我放心些。”
确实,从前她来法同寺总会抽半日与明镜师父探讨佛理,当年...她就是在明镜那里求子嗣符却被告知此生并无子嗣缘,不得已灰心下山回府,这才偶然救了濯寒这孩子。
瑶枝将嘴里东西缓缓嚼碎咽下去:“夫人,要不,咱们不去求子嗣符了吧...”
她不想求,求什么求,她才不想给萧濯寒生孩子,不,应该说她意识里就从没想过自己会生孩子。
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呢,那么小一个肚子怎么会生出一个孩子来。
要生也是回自己家生,穿书在这里生算怎么回事~
萧夫人定住,这孩子来时答应的好好的怎么临时变卦了呢?
只能寄希望于萧濯寒了...
“濯寒,与枝枝一同去求个子嗣符,你看...”,萧夫人语气带着商量。
濯寒这孩子自己有主见,从来不喜他们插手为他做决定。
萧濯寒沉默。
孩子...
子嗣...
他从未想过。
从来都是孤身一人,何敢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