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曜阳午后才去的刑部。
刑部尚书率众人在门口恭迎秦曜阳,秦曜阳笑,客气几句后,与众人一并走了进去。
这次相迎,他很明显感觉到刑部众人对他态度的变化。
从前,无论是他第一次来,还是逼迫其他皇子替他清理了许多旧案,或者他亲自破了些案子,这些官员们对他的态度始终有试探,有敷衍,有不服,也有观望。
可这一次,众人对他的态度多了许多心悦诚服,有人奉承,有人巴结,有人表忠。
秦曜阳含笑听他们说,时而点头,并不表态。
直到走进刑部议事大厅,秦曜阳请众多大臣坐下后,这才主动开口。
他第一句话是:“前些日子送回来的案子,都处理好了吗?”
前些日子送回来的案子,正是秦曜阳巡抚期间,派人查的一些案子。
那些案子查清后,有的直接以他的名义,送到当地官员处,有的则送回京城,交给刑部。
“回王爷,都处理好了。”刑部尚书躬身答。
秦曜阳略一点头,然后一件件开始问,“安阳庄杀人案”,“关宁村田地案”,“云宁县灭门案”……
刑部经手官员一个个站起来回答,他们心惊,那么多案子,裕王竟记
得那样清楚。
好在秦曜阳要的结果很简单,只是如何处置的那些罪犯,不到半个时辰,众人便回答完了。
秦曜阳颔首,淡然一句:“本王会派人去核对。”
这样的话,若放在之前,众官员内心肯定会有意见,这不摆明了不信任他们吗?
可如今,当他们听说了秦曜阳一路的许多事迹,也了然秦皇对秦曜阳的宠爱后,再听秦曜阳这句话,便只有满心满意的佩服。
裕王这是不放过任何细节啊!
这样的主子,必定策无遗漏,若往后跟着他,必定不会出大错。
“另外,姜东一一案,你们都查了些什么?”秦曜阳问。
“回裕王,姜东一只在刑部大牢呆了一个晚上就死了,仵作检查过他的尸体,他乃中毒而亡。”刑部尚书答。
“他的尸体停在义庄,未经刑部允许,任何人不得擅动。”
“几日前,姜东一押至刑部后,下官已把所有接触过他的人,或接触过他食物的人全部关押起来,以待王爷审讯。”
秦曜阳点头:“从头到尾,你们没审讯过?”
“回王爷,没有。”刑部尚书答,“无论是姜东一本人,还是其他和他接触过的人,下官等人都没审讯过。皇上曾
知会过下官,不光是姜东一一案,包括王爷在路上遇刺一事,皆由王爷回刑部后查,其他人不得擅自动作。”
秦曜阳笑了下,眸中波澜不惊。
原来,从他回京第一天,秦皇已经想好,这把杀人的刀,由他来做。
“父皇真是高看儿臣了。”秦曜阳谦虚道,“这个案子,若没众位大人的帮助,若没刑部的力量,本王可做不好。”
秦曜阳这话是试探,也是套话。
刑部尚书立即听懂了,抱拳躬身道:“王爷请放心,皇上早吩咐过,在查王爷被刺一案时,刑部哪怕放下其他案子,也要倾尽所有力量配合王爷。”
秦曜阳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放心的表情:“那就提前谢过众位大人了!”
众人纷纷表示王爷客气了。
这时,刑部尚书再道:“王爷,下官有一事汇报,姜东一关至刑部大牢时,下官曾派人去他府上抓他家人,可他府上已无一家人,余下的都是仆人。”
“据仆人汇报,案发前一个多月,姜东一已派人将他的家人陆续送走。这些人,属下是否需要派人把他们捉拿归案?”
秦曜阳微微笑:“大人有他们行踪?”
秦皇曾吩咐,姜东一一案,任何人不得擅动
,可刑部大人这句话很明显是在暗示,他派人找到了姜东一的家人。
“是。”刑部尚书毫不犹豫,“也是凑巧,下官恰有一故知,在进京的路上遇见过姜东一的家人。那日,姜东一死后,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下官那位故知便说起此事。若无意外,顺着这条线索可查到他们落脚的地方。”
秦曜阳笑意更真诚几分:“大人有心了!既然有线索,那就麻烦大人查下去,一旦找到他们,务必请他们到京城走一趟,本王有几个小问题想问问他们。”
“是。”刑部大人心下大感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