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连早饭没吃,林朝宗和小哑巴就赶路下山,到家后自然饥肠辘辘。
小哑巴本想洗洗手歇歇脚就去做饭,可看着林朝宗的眉头,她一时间也忘了饥饿,心里不停疑惑林朝宗皱眉的原因。
林母体谅他们辛苦,见林朝宗靠墙挨着不说话,小哑巴眼睛不离地盯着人,捂着嘴笑着进了厨房。
看样子,这十天在山上进展不小啊,这小哑巴如今都学会盯人了。
看来过不久,她就能如愿当上婆婆了。
心情好,加上收获也多,林母蒸了几个红薯,还很大方地打了三个鸡蛋,炒了盘鸡蛋。
“来,先吃点东西。吃完后,赶紧去歇歇。今天不用你俩干活。”
鸡蛋的香味让林朝宗回了神,左右他也不确定,索性闭嘴不说,等他明天到城里问清楚后再决定。
在山上时,他们都是吃灰面做的馍馍作主食,红薯倒没吃过,久了没吃,一时间倒有点想念那甜香。林朝宗自己掰了个红薯,见小哑巴闷闷不乐,手里拿着块红薯也不往嘴里送,以为她是累到了,夹了大大一块炒鸡蛋到她碗里。
“快点吃吧,肯定饿了。”
两人在山上相处了十天,同吃同喝同睡的,林朝宗给小哑巴夹菜已经做得很顺手了,主要是小哑巴总是要把肉留给他吃,自己不主动夹肉。
原本心事重重的小哑巴因为他这鸡蛋,顿时笑起来,听话地吃饭。
他们二人做得顺手,自己不觉得怎样,倒是让一旁的林母更加喜笑颜开,更加觉得当初让小哑巴跟着上山的决定是正确的。
看来,以后还是多让他们待在山上。
……
当天的晚饭正是林朝宗打的野鸡和小哑巴摘的野枸杞熬成的鸡汤。
林母耐心足足的,也不怕费柴火,大中午地就开始炖。
等鸡汤上桌时,已经炖的鸡肉软烂,汤水浓厚,闻着就让人流口水。
“好香啊!”馋猫林朝阳第一个上桌,凑着脑袋过去闻。
以前林朝宗打的野鸡,绝大多数都是拿去城里卖了换钱,除非真是馋得狠了,才留一只自家吃,也不会像今日那样费时间费柴火熬鸡汤,顶多就是随便煮煮熟胡乱吃了。
能吃上肉已经很好了,哪里还追求好吃。
小哑巴见状,先给林朝阳盛一碗汤。
林朝阳忍着口水狠狠吸了几口,还是先端给林父。
“不差这一会,今天你娘炖了满满一锅,厨房还有,你先喝。”
林父眼睛湿湿的,把汤退回给林朝阳。
既是觉得小女儿孝顺懂事,又觉得自己没用。身为一家之主,本来自己这个年纪,也应该是家里赚钱的主力。可两年前的一场大病,把家里的钱财都用光不说,还欠了一大笔债,自己病好了之后也做不了重体力活,只能编编篮子换几个铜板。
就是辛苦他媳妇和两个儿子,二儿子就不提了,大儿子拖到现在还没娶妻就是他连累的。
哎……
林朝宗感觉到林父情绪不对,插话道,“爹,以后我上山,大哥打理田地不得空,那些兔子就靠你和娘照顾了。”
下午时,林朝宗把地里的林朝祖喊回来,两兄弟忙活了一个下午,终于在前院里搭了个兔窝。窝不大,大概够二十来只兔子住。现在他们才只有十只,搓搓有余。
林父情绪不对,都是钱闹的,早些时候,家里最困难连红薯都吃不上时,林父还想偷偷去跳河,省得拖累家里。还是林母一早看出他不对劲,偷偷跟在后面,才在他刚下河时就拖住他。
在那次之后,无论林父去哪,林母都贴身跟着,就是上茅房,林母也不怕臭在门外守着,也不让他锁门,到时间不出来,林母直接踹门。
要是林母不得空,就让三兄妹其中一个跟着。
林朝祖两兄弟要干活挣钱,大多数都是林朝阳跟着林父。
她那会才八岁多,懂点事也没太懂,林母吓唬她,一定要紧紧看着林父,不然林父就不见了。林朝阳怕啊,怕到让她盯着,她就眼都不眨,手一刻不离地拉着林父。
林父看见她红红的眼睛,自己就先顶不住了,拉着林母的手,哭着说,“不会了不会了,我不死了。”
林母哇地一声哭出来,“你个死老头子,吓死我了!你要是真走了,我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
两个差不多半百的夫妻抱头痛哭,总算说开了。
之后,林父心境开阔了些,也跟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