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回去休息了一天。
刚回招待所,就有电话找李顺意。
她不明所以,省城也没个认识的人啊。
接通电话,那边就有一个女声传了出来。
“哎!杨姐。”
沈霆峰见李顺意的眼角翘了起来,不禁对电话那头的人产生了疑问。
“今晚?今晚行啊,那我去找您。”
李顺意笑着把电话挂了。
“谁啊?”
沈霆峰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杨姐。”
“啊?”
“哦,我之前不是喜欢写点东西嘛,杨姐就是和我对接的编辑。”
李顺意没想到,之前就是给她写了封信,杨姐还记着她呢。
“今晚杨姐要请我吃饭,可能得晚点回来了。”
之前的坏心情一扫而空,杨姐可是帮了她不少忙。
之前的文章发表她就给了不少建议,再到后来李顺意让她帮着淘书,人家也出了不少力。
之前李顺意一直因为小石子村的事儿被困在岛上,今天终于能见到真人了。
所以她显得高兴极了。
“行,那我晚上去接你。”
大晚上的,一个女孩子独自走在路上确实不好。
“不用了吧,我怕麻烦你。”
“没事。”
没再给她反驳的机会,沈霆峰径直回了屋。
晚上,李顺意如约去了饭店。
因为出来的匆忙,只带了一身衣服,只能这样过去。
“杨姐?”
李顺意手里提着水果,看见了屋里坐着的中年妇女,略带试探的问道。
“哎!你就是,就是李顺意吧。”
“对。”
李顺意知道这是找对了人,忙将手里的水果递过去。
“杨姐你好,可算是见到您了,之前多亏了您帮忙,给我淘来不少好书。”
杨丽招呼着她坐下,“嗨!不久几本书嘛,你写给我的文章才是绝了,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只是顺手给你寄了几本书,这算什么。”
杨丽在省报社做编辑,李顺意的文章是她见过最优秀的文章,不论是针砭时事,还是诗歌散文,都是极好的。
她因为李顺意的这几篇文章被报社重用,打败了竞争对手,成功当上了总编。
“你现在是……来省城上大学?”
杨丽问。
见她穿着打扮十分朴素,想来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来这上学的,爱才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出生寒门却有如此之高的文化素养,以后上完大学说不定可以争取一下。
“不不不,不是,我高中就辍学了。”
李顺意解释道:“辍学之后我就在村里当了个副会计,帮助村里脱贫致富。”
“啊?这样啊——”
杨丽实在是没想到,这么个优秀漂亮的女孩竟然还有这么一面,可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那你这次来省城是干什么呢?”
杨丽心中不由得对这个女孩多了几分敬佩,亲手给她倒了茶。
“我们村想要办个海鲜加工厂,现在钱的问题解决了,就是还差点建筑材料。”
李顺意坦然的说出来。
其实她有自己的私心,杨丽在省城这么多年,万一就有关系能帮助他们买到钢筋呢?
“哦?说来听听。”
“我们县钢筋厂嫌弃我们是村办工厂,不愿意给太多钢筋。然后我们又听说临县钢筋厂有批计划外的钢筋可以买,但等我们赶过去的时候,那批钢筋已经卖完了,还是听那边的人建议我们来省城,说这里计划外的生产的多,可没成想,我们连省钢筋厂的大门都进不去……”
说着,李顺意也有了一丝失望。
“那你怎么打算的?”
杨丽轻拍李顺意的手聊表安慰,问道。
“问,一个个问!省里钢筋厂这么多,我就不信没有一个愿意卖给我们!”
李顺意目光忽然变得无比坚定:“我李顺意说话向来是说一不二,既然答应了村民回去的时候能买到钢筋,那就一定能买到!”
“好!好气魄!”
杨丽夸赞道:“我就欣赏你这样的人。”
说着,她夹了块肉放到李顺意面前的餐盘里。
“这事儿我有法子。”
说着,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