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艳阳天,昆明的夏季清爽又燥热,紫外线强烈,但阻挡不了她那颗炙热的心。
乔夕子把车停在路边停车位,打开后车门,捧出玫瑰,花很新鲜,花朵上还有水珠。
“九十九朵玫瑰,真土。”她心里想。
她站在一家饭店门口,打量招牌。
这是一家川菜馆,两层小楼。
第一次认认真真的观察他开的店,丝毫不理会周围路人诧异的目光。
这位小姐——是来表白的?
兴家饭店,多么朴实无华的名字,就像他的人一般。
门口的服务员认出了她,惊讶于她这么高调的抱着一捧花,然后微笑招呼她进店。
“你们老板呢?”她问道。
“王总在楼上,夕子姐姐,你这是…”服务员好奇的问道。
“等下你就知道了。”
噔噔噔到了二楼,乔夕子一眼就看到坐在沙发上,低着头摆弄手机的男人,也不知道他嘴里在念叨什么,乔夕子没听清。
男人听见声响抬头,讶异的看着她。
“你怎么来了?不是说晚上见吗?”
看着她手里的一大捧玫瑰,他更惊讶了。
这是送给我的?
“你别说话,王小洛,先听我说!”乔夕子打断了他的话。
乔夕子咳了声,深情的看着对面的人。沉默两秒,把玫瑰捧在胸前。
“王小洛,我们结婚吧!”
“嗯…不对,太直接了,王小洛,能否赏脸跟我结个婚呢?”她挑挑眉毛笑道。
“太轻浮了也不行…王小洛,你有空跟我结婚吗?”她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你应该有空的,那这样吧,王小洛,你想跟我结婚吗?”她脸红了。
想了想,不等王小洛回答什么,她还是改口。
“王小洛,我们结婚吧。”这次十分坚定。
最终还是用了这句简单的话。
乔夕子身后的围观群众惊呆了。
“这姑娘这也太猛了吧?!”
“女追男?有趣。”
“我天,这姐姐好漂亮啊。”
王小洛看着她那张原本清秀白皙的脸,此时因为激动和害羞染上了红晕,一时间愣住了。
时光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久远的夏末。
———
昆明,号称四季如春的城市。
八月的最后一天。
小学开学的日子,杨华琼一大早就带着儿子来到了学校。
正式上学是九月一号,学校提前一天登记入册缴费,三十一号父母们便带着自己家里的宝贝来到学校。
杨华琼和她的老公王万贵都是四川人,王万贵来昆明务工也没几年,早些年去过山西打工,也没闯出什么名堂,后来兜兜转转来到了昆明,算是稳定了下来。
王万贵自己学了装修的手艺,体力劳动虽然辛苦,但也够一家人开支。
儿子前两天刚接到昆明,杨华琼托关系找到了学校的老师,帮忙办理了入学前的一些证明和手续,在那个年代,外地人在外省读书,还是要打通下关系的。
“妈妈,我为啥要来读书啊?”六岁的王小洛牵着妈妈的手,看着学校门口络绎不绝的人群,操着一口标准的四川方言,不解的问。
“读书多好,可以认识别的小朋友。”妈妈回到。
想了想,杨华琼又说。
“读书读好了,以后才能挣大钱!”
“我不懂。”王小洛摇了摇小脑袋。
在他简单的世界观里,他还不太理解妈妈说的话,但觉得会很辛苦。
杨华琼学历不高,小学毕业,字还是认识的,进入校园后,很快根据提示板找到了一年级新生登记处,领了报名表,根据工作老师的提示,带着王小洛上教学楼二楼。
阳街小学是一家私立小学,学校只成立了二十多年,老师们多数都是三四十的中年人,也有上五十的资深教师。
学校学生不多,每个年级只有三个班级。
虽然是私立小学,但并不显得贵气,普通家庭也能送孩子来学校读书,只是学生人数少了些。
阳街小学坐落在城中村里,昆明又处于开发阶段,家境优渥的都会把孩子送去更好的学校,家境一般又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远处上学的,阳街小学就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一年级三班教室里,叽叽喳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