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之前诛杀织田信长,是用一时武力,让大家不敢不服。
召开清洲评定会议,是用萝卜加大棒笼络众人。
那么成功完成一统尾张的任务,则完美展示了小明的军事谋略和战争才华。
让众人在对外战争的胜利中,彻底认可了小明的超然地位。
小明终于如愿以偿的,在这战国乱世站稳了脚跟。
而统一尾张之后,下一步该如何走,小明陷入了沉思。
此时,北边是兵强马壮,统治美浓国的斋藤义龙,这可是个弑父夺位的狠角色。
东边是横跨三河、远江、骏河的东海道第一弓取,大大名今川义元。
两个都不是好捏的软柿子,如果贸然进攻其中一个,则另一个必然会乘机攻击自己的后背。
如此两线作战,必然会面临失败的危险。
虽然小明很想通过秀操作,提前统一进城,但是真实的历史不像操作电脑游戏。
人心是很复杂的,打游戏你可以通过送钱送礼物就轻松建立同盟关系,先稳住这个,然后打那个。
而电脑由于系统的设置,会很讲规矩的,眼睁睁看着你把别人消灭了也不捣乱,直到盟约到期,再老老实实和你交战。
可真实世界远比这复杂的多,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
36计谁也都会背,背信弃义、反目成仇更是家常便饭。
小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破局之法,只有模仿织田信长的“笨办法”,先治理国政、稳定内部,慢慢寻觅时机,待情况有变时再图进取。
一方面,小明在朝堂之上进一步理顺治理结构,明确了织田家的合议机制。
合议制度如下:
一、议事时,信行坐主位,小明坐主位右侧;佐久间信盛、林秀贞、柴田胜家、泷川一益、丹羽长秀5位家老坐第一排;诸文官奉行坐第二排;第三排的其余人等,范围据实确定。
二、合议主持原则上为信行,如遇特殊情况,信行可委托小明召开临时合议。
三、议事时,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的所有参会人员,均有发言及建议之权。
四、合议表决时,仅第一排家老有表决之权。
五、信行、小明为合议结果的最终裁定者,所有合议之决定,必须经信行、小明两人同时署名,方能生效。
通过这一制度,既保证言路的通畅、授予家老参政之权,又牢牢把握住最核心的决定权,同时将小明与信行予以捆绑。
至此,织田家统治步入正轨。
另一方面,在这合议制度之外,小明还着手改革军制。
在不触动元老宿将领兵权的前提下,于现行体制之外,建立了一支名义上直属信行,实际上由自己掌握的嫡系武装。
一、重组一支由枪足轻、弓箭足轻为主的本阵部队,由五右卫门任领军大将。
二、重组一支由精锐旗本武士组成的骑兵部队,由新之助任领军大将。
三、新建一支负责刺探、暗杀、突袭等特殊任务的别动队,由木下秀吉任领军大将。
通过这三个关键人物,建立并控制了一支战斗力最强、最忠心的直属部队。
就在小明抓紧整军备战之际,周边的斋藤义龙、今川义元等敌手也都不闲着,为壮大自身实力,纷纷各展身手。
先是北方的美浓国,在斋藤义龙的带领下,正大步向前迈进。
他一方面采用“贯高制”,将土地的收入由粮食数转成以贯为单位的金钱进行计量,对美浓国内的土地进行了重新测算和分配。
通过这一手段,将美浓领内的大小豪族全部纳入了自己麾下。
另一方面,他授予家臣更多参政议政的权力,建立重臣合议制,来处理家中的事务。
这一举措,成功将美浓主要豪族全都纳入到了斋藤家的统治体系之中,进而稳固自己在美浓国内的统治地位。
同时,为洗刷自己弑杀父亲的恶名,斋藤义龙抛弃父姓改从母姓,此后自称一色左京大夫义龙。
其母亲一系的一色家,是与足利一族的名门,乃幕府“四职”之一,是室町幕府的元勋家族。
斋藤义龙的改名,既表明了斋藤家向中央靠拢的立场,讨得了京都的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欢心。
同时,斋藤义龙在美浓的实力也得到了幕府将军的认可。
此后,斋藤义龙先后就任朝廷的正五位下治部大辅以及幕府的役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