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场战役,织田军以8千人防御阵今川军3万人进攻。
织田军方面,在前期防御作战,因敌众我寡,防守城寨时战死数百人;桶狭间奇袭战又战死数百人,最后合计阵亡超过千人。
今川军方面,在前期进攻作战,因兵力优势巨大,进攻作战战死不过数百人;但于桶狭间奇袭战中战死超过5千人,其中大部分不是死于正面交战,而是在溃退中落水、踩踏以及被追杀而死,最后合计阵亡接近6千人。
开战前,双方兵力对比为1:4,最后的阵亡交换比却高达1:5。
而且,今川军统帅今川义元被直接斩落人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此战可谓今川军彻头彻尾的大失败。
以如此小的代价,换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复刻了桶狭间奇袭战讨取今川义元剧本的小明,不仅彻底稳固了自己在织田家中的超然地位,整个尾张国都莫敢不从。
就连周边各诸侯大名,也都深感震动,开始时时刻刻且小心谨慎的盯着这尾张的一举一动。
而且,小明的威风也彻底打出来了,如果说之前诛杀织田信长是让尾张人民记住了小明,那现在阵斩今川义元,则让周边一圈诸侯都知道了小明的厉害。
小明这个明国人,才是这尾张织田家说一不二的狠角色。
原本还想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斋藤义龙,见此情形,彻底打消了南下进攻尾张的想法,专心治理领内去了。
武田信玄这厢,原本安排山本勘助全程给小明报点位,只是想拖慢今川军的进攻步伐,所能设想的最好结局,无非就是今川军进攻受挫,被迫退军。
结果小明竟然直接整了这么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活,这下直接把今川给整了个残废。
灵活的武田信玄,开始迅速调整他的整体战略,利用之前就已经通过山本勘助和秀吉建立的联系,背着盟友今川,开始了和死敌小明的秘密接触。
而织田家原本最大的威胁今川家,经此劫难,彻底向着混乱的深渊滑去。
先是今川义元的突然离世,导致今川为争夺家督之位而爆发内乱,虽然其嫡子今川氏真最终成功继位,但是今川家的实力与威望都急速衰退,再也没有了向外拓展吞并的野心。
随着今川军的总退却,不仅织田家成功收服了今川家占领的尾张失地,进而重新使尾张归于一统。
就连曾经在今川义元手下讨生活的松平元康,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作为先锋部队的松平元康,其实在今川军总退却时是处于一个前线位置,自身处于被织田军多路人马的包围之中,要想平安撤退,其实并不容易。
因为比他更靠前的葛山信贞那5千人马,手里有着骏河水军的支持,坐着船一溜烟反而最先撤退。
跟他一起身处前线的朝比奈泰朝,是今川家的元老,见情形不对,在一众老朋友的帮衬下,也是第一时间鞋底抹油跑了。
只剩下松平元康那孤零零的2千先锋部队,深陷织田军的重围之中。
而且此时的松平军中还有为数不少,之前攻城时的伤兵,极大的增加了突围的难度。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松平元康的内心也就越焦急。
此时的他身处信息孤岛,他现在的信息有主公阵亡,但具体怎么死的不知道。
身边的各路友军要么被歼、要么逃跑,要知道,今川可是有着3万人马呀,那对方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自己留在这,每多待一分都多一分全军覆没的可能。
最终,他下定决心,准备全军突围,至于那些伤兵全部弃之不顾,免得拖累行军速度。
松平元康的果决狠辣,由此可见一斑,怪不得日后能开创江户幕府两百年基业。
只是让松平元康感到意外的是,自己这一路突围,与其他今川军所受被追杀的命运不同。
这一路简直可以用畅通无阻来形容,没有受到织田军的任何阻击。
更有甚至,当即将进入老家三河境内时,迎面撞上了正领着骑兵部队追杀完今川军,领着人头准备回去请功,由新之助率领的织田骑兵部队时。
以为必有一场血战的松平元康,命令全军就地防守,长枪兵向前列阵,以防御织田骑兵的冲击。
却只见,新之助在确认了他的松平家纹之后,像故意避开他似的,率领着骑兵从一侧绕道而去。
此等待遇,让松平元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他此时也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