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决定,李小丫就起身返程,结果没走几步,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遂好奇地听下脚步四下张望。
一个穿一身绿的长得极富态的老妈子带着两个丫头子站在街对面冲李小丫招手,李小丫见对方有些眼熟,立马跑过去问安寒暄。
“哟,还真是你呀,我说怎么瞅着眼熟呢。最近忙什么呢?”
李小丫前世就有一点人脸记忆障碍症,第一次见过面的人转眼就忘,要到第二次见面才能把对方长相跟姓名联系一块,所以她认人很少只记脸,她会顺便再记住点别的特征来加强记忆,毕竟她前世从事的是服务业,只要是办了卡的顾客,第一次见面就要把对方长相姓名最好能连同卡号都记在脑子里。
这毛病没想到带到了这一世,李小丫一开始一样是没想起对方是谁,只觉得那身上好料子的绿衣裳看着眼熟,等对方一说话,李小丫才想起来,当初正是这老妈子带人到破屋找自己给她东家出主意做铁丝网防盗。
“妈妈下午好,我这到处找活干呢。府上那铁丝网现在还好用吧?”李小丫满脸微笑地问好。
“挺好用的,自从刚装上那会儿连续几日抓到几拨小偷后,那些宵小晓得了厉害再不敢来了,我们总算又能睡个安稳觉了,你这主意出得真是妙。对了,你不就是给人出主意防范小偷么,这营生不挺好的么,赚的虽然不多,可你一个人也够活了呀,怎么这么急着在大太阳底下到底找活啊?”
“妈妈别嫌我小气,我哪里是一个人活哟,先前我是给一户人家做洗衣工的,手底下有十几个人跟我干活,后来人家嫌给的工钱太多不合算,要降价,给的新价连柴禾钱都不够,就没做了,再后来才有了妈妈的那趟差事呀。”
那老妈子这才恍然大悟,“我说呢,你那破屋怎么那么多孩子,原来先前都是跟你手底下干活的,以前是做洗衣工是吧,那时工钱怎么算的?”
“当时一篓衣裳二十文钱,户主出淀粉,我们出柴禾,那时勤快些,一天多接几篓衣裳,赚的钱也能够吃饭。”
“二十文一篓衣裳不贵呀,我们把洗不完的衣裳拿去城中浆洗房,随随便便一大盆也不止这个钱。我这府里正好要找洗衣工,要不这样吧,我回去问问看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你明天一早来听信。还记得我府里怎么走吧?”
李小丫简直喜不自胜,连连鞠躬弯腰地道谢,“记得记得,我明天一早一定到,要我带人去么?”
“行啊,你带人来吧,要是府里已经找到人了,大不了就是白走一趟。”
“哎,好,就这么说定了,明天一早我就带人来,多谢妈妈,祝您全家幸福。”
老妈子被李小丫哄得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小嘴真会说话,行了,赶紧回去吧,明天早些来,还是那个后门,我会交待门上注意。”
“哎,谢谢妈妈,明天见。”李小丫道声别,一脸兴奋地飞快跑回破屋向众人报告这个好消息。
第一卷 滨州剿匪 第19章 寻找商机
众少男少女们听完李小丫带回来的好消息,皆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赶紧分头收拾,把散落地院子各处的盆啊桶啊竹竿啊什么的都搬到井边清洗干净,还有那些背篓也都刷洗干净,摆放在院子里晾干。
当晚大家都怀着兴奋的心情早早休息,次日天还未亮就有人起床,然后把大家都叫起来,梳洗过后,照先前的习惯,除了几个年幼的孩子看家,其他人都背上背篓,于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在李小丫的带领下赶赴新雇主家去。
李小丫熟门熟路地带着一大帮人赶到那户人家的后门,敲开门,门上的小厮认出李小丫,双方互相道早,然后小厮让他们进了后院,随后一个穿蓝衣的老妈子过来,表情不是很善地把李小丫从头到脚的打量一番,最后撇了撇嘴角,招招手,让他们随她去了另个院子拿待洗的衣物,上浆用的一大包淀粉也给了李小丫。
“这都是上好的衣裳,你们好好洗啊。”
“妈妈放心,我们都有经验的,一定给您好好的送回来。”
“知道就好,别以为你们是上头交待的就有了后台,要是洗得不好一样削了,叫你们没得干。”
李小丫立马明白这是卷入了这个宅子下人间的政治利益斗争了,忙不迭地点头哈腰,“不敢不敢,我们从来不敢有这种想法,所谓县官不如现管,我们实际上是给您办事,您放心,我们绝不捅篓子,一定不会让您在上头跟前吃排头。”
李小丫这番安抚的话似是起到了一点作用,这个老妈子的脸色稍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