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其实也怕眼前的大嫂发脾气。想到大嫂娘家那群高大哥哥弟弟,就发抖。
“不借就不借,说什么别人家,我回去告诉老三,他大哥大嫂有多枯寒。”
曹大丫扭摆着落荒而逃,大部分时候沈母看在丈夫的份上不理她,但是只要惹火她,曹大丫从来都占不到便宜。
落荒而逃的曹大丫,在村里又闲逛了一圈,到处说沈母多么多么小气,只是大部分人都是明白人,虽然喜欢唠八卦,但是谁都明白曹大丫是个啥人。
那就是一个搅屎棍,常年败坏别人的名声。
夜晚,吃完饭以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唠唠嗑,沈清和的小嘴巴巴的说着三婶白天的所做所为,还说了马三姐来的事情。
说道大姐的婚事,他坚定的表达自己的观念,“爹,娘,我大姐,二姐,三姐可不能嫁太远,以后我没法照顾他们,万一未来姐夫欺负她们三咋办,我看最好是把大姐,二姐嫁给咱附近农场的转业军人们,我以前看到过,有年轻的,最好他们家是外地的,还没有父母姐妹的,我姐一进门就能当家做主的。
以后姐夫也是咱家人,没事还能来串串门。”沈清和的话一出来,沈父眼睛一亮,确实是个好思路。
只是现在农场的情况实在是艰难,还住的地窝子。
不过他相信,以后条件会变好的。
沈父一样也看重儿子,只是比妻子有见识的他,没有妻子表现的那么明显,听了老儿子的话,赞许的点头,高兴的说,“小和说的对,老大你也别埋怨你弟弟帮你推了马三姐,周家不咋滴。我认识老周,他家老二可不是个良配。
那小子心思太活泛,你镇不住他,以后日子过不到一处。”
沈红梅早就羞红了脸蛋,从弟弟说起她的婚事时,就开始害羞,“爹,您做主就好。”
“行,过几天我抽口去五连溜达溜达,你的婚事也别急,十八岁结婚刚刚好,对你好。”
在部队待了多年的沈父,也知道姑娘家结婚最好是十八岁以后,身子骨长好以后结婚生子才不影响寿数,他是更重视儿子,可是不代表他不喜欢闺女。
他没有妻子那么偏心,也希望闺女们以后有个好归属。
沈红梅百分百相信亲爹,没有多想。
又过了一周,星期天,沈清和收拾齐整,撒泼打滚的要跟着沈父去农场,没办法,沈父只好带着好动的儿子。
他们去五连的路,早就修了出来,不再是杂草丛生,父子俩到的时候,五连全部在挖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