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客人挑选,一切都准备的妥妥当当,只等挑选一个好日子,开张大吉。
用旧电器,沈清和又赚了一笔,顺便把那片荒山包承包了下来,只等明年种葡萄。
今年要请人围着荒山包周围全部栽下荆棘千年青,只留下进出的地方,明年移栽葡萄苗时,千年青已经全部长起来。
沈清和一天到晚,脑袋里面全装着事,承包的荒山包比之前他预估的要大很多,租用年限是法律范围内最长的 。
未来几十年,都是属于他的。
承包费用前三年都是一年一给,等有效益以后十年一给,每十年费用按照第一年的费用提一成。
绝对是有利于他,也利于村委的,不至于坑任何一方。
那片山包在大炼钢时被砍光光,过去了二三十年,依然是片荒山包。
今年的费用只有半年的,说好明年年底一起交。
大大缓解了沈清和的经济压力。
野味饭馆的生意异常火爆,每天中午三桌没有空闲,一半以上的时候都是要翻一次台。
晚午两餐,生意好到沈清和都觉得有点太好。
他在南山投放了大量的野生动物,要不像他这样打猎,会打光的。
家里的儿子侄子没事的时候,就跟着他进山学打猎。
第154章 重生的村花(08)
三个儿媳的厨艺已经训练出来, 加上有灵水加成,味道好到食客们恨不得住在沈家不走。
环境好, 食物味道好,又好玩,很多人都不想离开。
一传十, 十传百,沈家私房菜馆, 在西京老饕中很有名气。
不少人就为了试真假, 跑来就不愿意挪地儿, 只是多少没有城里方便, 要不生意会更好。
“老板, 买根雪糕, 热死我。”
一位食客自己来的, 熟门熟路,下车就奔小卖部买雪糕吃解暑。
其实沈家有简易聚灵阵, 配上电风扇,就是让你吃四川火锅也不觉得热。
坐在小卖部吹着绿色吊扇的珍珠, 见着熟人,乐呵呵的递上一根雪糕,“先进去包厢, 里面不热。”
“唔, 马上就去。”
收好钱,珍珠又看了眼钱盒子。今天的生意不错,他们这儿靠近公路边, 离着不远。白天在公路边支好招牌,晚上收回来。
有时候,现在经常有开长途货车的司机前来休息,买点吃的,买两包方便面,她给提供开水,和碗筷。
一些司机熟悉了,还找爹买野味带回去,风干的野兔野鸡挺好卖的。
想着事情,周母走了过来,如今只要幺儿媳小卖部有的商品,她从不到外面买。
都是在自家买,一样的价格,她愿意,也是她主动提的,给一样的价格。
“珍珠,给我拿一打火柴。”周母是来买火柴的,不贵,家家户户每次都是一次性买一打(一打十盒)。
“娘,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回去吃饭。”
接过婆婆给的几毛钱,随手放进盒子里。
“行啊,红军啥时候回家?我什么时候炒菜好?”
周母手里带着一块电子表,是幺儿进城卖西瓜时给她买的,有了电子表,她做饭吃饭都是有时间的。
“有点晚,要八点半才到家,您八点就可以炒菜,只是大哥大嫂那边,您帮忙说说。”
转身走到后面去,去到院子的厨房,从冰箱内拿出来一块野猪肉和一块仔排,“娘,晚上做来吃。你家小孙子早上就嚷嚷着说想吃奶做的排骨炖青黄豆米。说我做的不如您。”
“真的呀,我早早做好,用小火给他煨着,煨的软烂一些。”小孙子喜欢吃自己做的菜,周母的大眼都笑成了眯眯眼。顿了一下又说,“回去我跟你大嫂说,她不会说啥。也不是天天那么晚吃饭。”
“大哥大嫂做了一天的事,又累又饿,我是怕他们饿。”
“没事,实在是等不了,我就给他们先炒个黄瓜,先垫垫肚子。
有肉就是饿,他们也愿意等。”
这话说的,沈珍珠都不知道咋接话,对公公婆婆,她是很感激的。
为了他们夫妻能得到娘家的帮助,立即分家,二话不说。像他们开明,聪明的公婆不多。
周母又问了几句小卖部的生意情况,听说很好,高兴的走啦。
她可是知道,老幺跟着沈家种西瓜,卖西瓜,赚了不少钱。
听说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