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辰帝眼睛一亮,问向林锦玉:“快说来来听听,你是用了什么法子撬开了张从吾的嘴。”
林锦玉嘴角微微一扬,轻声回道:“回皇上,这法子实在有些不堪入耳,臣不敢说与陛下听。”
宣辰帝朗声一笑,他什么没有见过,在是不堪入目的他都亲眼瞧过,又何惧不堪入耳。
“只管说,朕恕你无罪。”
林锦玉眨了眨眼睛,斟酌了一下用词,用精简的言语把他的法子说给了宣辰帝听。
宣辰帝听后先是一愣,然后指着林锦玉大笑道:“刁钻,也难为你能想出这样的法子了,可把张从吾吓坏了吧!”
林锦玉抿唇一笑,自是没有告诉宣辰帝张从吾却是被他吓的够戗。
宣辰帝淡淡一笑:“他是个聪明人,早先不敢招供不过是怕得罪了忠顺连累了没有获罪的亲人,只是不想遇见你这么个不按理出牌的,手段又让他害怕,在他看来,得罪你与得罪忠顺下场并没有任何的不同,你又指给他一条明路,他自是会顺着走。”
林锦玉微微一笑,薄唇轻轻一挑:“与其说是张从吾怕为臣,倒不如说他是怕了皇上才是,臣是被皇上派去的,他自然知晓臣的背后做主之人是谁,忠顺王与皇上之间,不说是否是聪明人,只要是个人便会明白谁才是能决定他张家命运的主宰者。”
宣辰帝听了林锦玉一席话果然是大悦,不得不说,忠顺王着实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一日不除他的心便是一日的不舒坦,群臣为何会觉得张家的案子棘手,不过就是因为怕得罪了忠顺王罢了,可他们却忘记了,如今坐在帝位的是他,而不是忠顺,早些年太上皇在他头上压着,让他一再的收敛,也让那些人忘记了他可从来都不是一个仁厚的君者。
“张家在京中的宅子可派人看守住了?”宣辰帝和颜悦色的问道,看向林锦玉的神色更是极为和蔼。
“烨王爷已经让刑部的人守住了,只等着皇上下令,就可以把账本取出来。”林锦玉轻声回道。
宣辰帝满意的看了君瑟一眼,又看了看手中的供词,挑眉问道:“朕手中的这个账本记录的可是甄家贪污了三百万,怎么口供上又多了二百万?”林锦玉一笑,回道:“张从吾一共有二本账本,其中一个被皇上派去的人收走,另一本在京中的宅子里,想来那第一个账本不过是做个样子,另一本才是真正记录了张家这些年财务的走向。”
“你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朕听说甄家这一次来京是为了你外祖母的寿辰,且准备的大礼,想来二家的关系当真是不浅啊!”宣辰帝含笑望着林锦玉,似漫不经心的说道。
林锦玉正了脸色,沉声回道:“与其说是交情不浅,倒不如说是甄家有事相求,臣自觉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话是极有道理的。”
宣辰帝笑眯了眼睛,说道:“你与朕倒是想到一起去了,这一次的案子你办的漂亮,可有什么想要朕赏赐于你的。”
林锦玉抿唇一笑:“臣不敢居功,若不是皇上英明派了烨王爷主审此案,又怎能镇得住张从吾。”
宣辰帝摇头失笑:“你可不如你父亲实诚,这样吧!此案你办的漂亮,总你在翰林院整理书籍未免太过屈才,这样吧!都察院正好缺一监察御史,你明儿个就去那任职吧!”
林锦玉倒是没想到这馅饼会砸到他的脑袋上,虽说监察御史品级不高,不过是从五品,可架不住权限广,这朝臣中的重臣不知有多少人都是从这个位置开始坐起的,虽说比不得翰林院清贵,可对林锦玉来说确是不然,与其在翰林院中让他耗上个三年五载的,倒不如到都察院做皇上一支利剑来的好,在林锦玉看来,依着宣辰帝这精气神,在活个三五十年的不成问题,所以站队什么,现在打算真的是太早了,且他与君瑟在外人看来关系紧密,便是他是想投诚哪个皇子人家也不见得能信任他,还不如紧跟着宣辰帝做他的忠骨之臣。
在林锦玉谢恩后,宣辰帝又笑赞了他几句,而后又大大的赏赐了他一番,便让小太监带着他去传口谕与隐离,一同去张家的宅子取回账本。林锦玉走后,宣辰帝命人搬了椅子给君瑟,淡声道:“你与锦玉走的很近。”
君瑟一愣,抬眸看向宣辰帝,轻声道:“父皇缘何如何说?”
宣辰帝淡淡的扫了君瑟一眼,轻哼一声:“你的破事别以为朕不知道,你自己也要注意分寸。”
君瑟无辜的看向宣辰帝,笑道:“父皇,您说什么儿臣真的不明白,锦玉是儿臣的师弟,儿臣便是照顾他一二不也是应该的嘛!”
“你的师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