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字无化,豫州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东汉末年着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张仲景、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经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和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华佗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并且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可谓是中医的集大成者。
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发明了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发明创造了鼎鼎大名的五禽戏。
可以说,华佗一生都醉心于医学的研究,不是在治病就是在治病的路上,大半辈子的积累下来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曹操受头风症折磨,听闻华佗的名声之后派人将他请来进行医治。
因为这病短期内很难治好,华佗就被留在曹操身边。
时间一长,华佗就对远在谯县的亲人甚是思念,于是就向曹操请假回乡探亲。
回到谯县不久,曹操头痛病再犯就写信让华佗回来,然而却被后者以妻子有病拒绝。
曹操又下诏令郡县地方的征召。
华佗因厌恶受人驱使而做事,再次以妻子有病而拒绝征召。
消息传到曹操处,生性多疑的他便派人到谯县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生病就赏赐小豆千升,并且放宽假期期限;如果华佗有所隐瞒,就逮捕押送进京。
结果手下人探得华佗果然在欺骗他,用妻子生病的名义来拒绝他的征诏,加上之前华佗提出开颅这种骇人的手术,曹操一怒之下将华佗于狱中拷问致死。
一代神医就此陨落!
他毕生所着的医书也因为狱卒的胆小而不敢带出来,只能一把火给烧了。
后世记载的一些有关华佗的医术都是由他的徒弟流传下来的,不过相对他的毕生成就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这些都是公孙续有关华佗的记忆。
中国封建社会中医生属于“方技”,被视为“贱业”,从事者往往低人一等,被当官的瞧不起。
华佗常年在外奔波受到很多人的白眼,见惯了官老爷们那高高在上的丑陋嘴脸,公孙续对于医道和从医者如此的尊敬和推崇令华佗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这种受人发自内心认可和尊敬的感觉让华佗非常的舒服和感动。
加上能把医术发扬光大,拯救更多的百姓正是华佗毕生所愿,因此公孙续抛来的橄榄枝他接下了。
把华佗这尊大神纳入麾下之后,公孙续就密令牵招带人紧锣密鼓的开始布置北返事宜。
豫州虽然很好但是却始终不是公孙氏的地盘,谯县失落的消息一旦传开,南边的袁术、西南边的刘表必然都会有所动作。
因此有些事情要在他们反应之前做好,尤其是撤离的事情。
他来豫州可不是来抢地盘的。
除了等陶谦去世好夺取徐州的地盘之外,公孙续来此最重要的目地就是找到神医华佗和虎痴许褚这两个人。
现在人已经找到并且收服了,自然要作好撤离的准备以此来避开袁术大军的锋芒。
为了距离豫州近一点,公孙续特意把华佗安排在冀州的中心——邺城,第二天就派快马北返,请父亲公孙瓒准备屋子和接应事宜。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华佗回到村里之后就告知家人他要去北方,就任中华中医院院长一职,把医术发扬光大拯救更多的病人。
家人本不想离开故土,可是架不住华佗的两个劝说,袁术吃了那么大的亏他肯定会派人过来复仇,豫州马上就要发生大战,到时候谯县就会被波及,很多地方都会被毁于战火,到那个时候恐怕是家毁人亡。
反观冀州,战事已经结束公孙氏在那里施行修养生息的政策,深得民心是一个绝佳的去处。
华佗的家人被说动,开始准备搬家事宜。
很快,全村的人都知道华佗的医术被公孙续看上,邀请他北上做大官员,乡亲们纷纷前来送行。
第二天,公孙续派人带着官府的告示到来。
华佗所在村子的百姓可以随他一起迁往冀州,只要愿意去在那里可以分得土地、房屋、种子、农具、耕牛,还有过冬的衣服都会准备的好好的。
而且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