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霸汉:趁赵云年轻,把他收为心腹 > 第399章 讨伐东海昌豨

第399章 讨伐东海昌豨

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来新任徐州牧此举的真正用意,他想利用这件事情来试探各地官员对他是否真的服气。

他的手里现在握有丹阳死士的指挥大权和从幽州带出来的精兵强将,还有下邳陈氏和东海糜氏的支持,陶谦儿子陶应的支持,可谓气势恢弘,声名远播。

一时间各地官员纷纷向郯城集中参拜这位新州大人。

就在静候各地官员反应这个当口,陈登把一些统计数据送了上来。

首先是目前能掌控的军队。

公孙续最看重的,也就是徐州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丹阳死士,一共有两万一千多人马,其他比较普通的部队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五万多人。

也就是说有公孙续能指挥得动的徐州部队大约有将近八万人马。

人数看起来虽然很多,不过却大都是步卒。

徐州虽然很富裕,但是却并不是产马之地,中间又隔着青州和兖州,想要从北地购马到徐州实在太困难了。

陶谦这些年因为大力发展徐州却始终没能建立一支像样的骑兵的部队,加上缺乏有能力的军事将领,臧霸和孙观这些能打的将领又听调不听宣只想发展自己的势力,因此才在野外浪战中屡屡被曹操打败,只能窝在城内困守。

对于这些部队的分配公孙续有自己一套想法。

五万步卒全部交到太史慈的麾下指挥,用他从后世带来的办法进行整训。

太史慈在幽州待的这两年深得新式训练大法的精髓,只要给他半年时间就能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

想到徐州将来会面临来自曹操和袁术两个方面的进攻,公孙续把两万丹阳兵分成了两个部分。

原丹阳兵老将许耽领一万丹阳步卒,剩下的一万交给陈登指挥。

陈登这个人其实属于文武双全的那种人才,公孙续此举的意思除了拉拢下邳陈氏之外,还想把陈登这个大才迅速扶持起来,以便将来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存在。

没有把从幽州带出来的将领往最能打丹阳兵当中塞,而是让陈登和许耽二人率领,这一举动让众人看到公孙续处事公正为人没有私心,很多人对此都十分服气。

军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口。

这是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陈登呈报上来的数目是户口百万,人口有五百八十七万五千多人。

这个数字还是经历过曹操两次蹂躏之后的人口数。

能在东汉末年这个乱世把徐州保存的这么完整,足见陶谦这些年的努力。

他打仗虽然不行,但是在管理内政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如果处在和平年代绝对可以在地方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除了人口富足之外,徐州的良田有十几万顷。

十几万顷,数目看着很吓人。

实际上大部分都掌握在世家大族和各地豪强手里。

老百姓所能拥有的只有极少数良田和那些贫瘠的土地。

初入徐州,公孙续可不敢像在幽州时那样,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打击豪强和世家大族,然后把土地分到老百姓的手里。

这样会引各地豪强势力的反弹,把好不容易的稳定下来的局面破坏掉。

因此他并不打算现在就动这些人的利益,只是把曹豹和他一众手下所属的良田收归国有,然后以州牧府的名义租借给没有土地的百姓,每年从中抽出一些租金。

这样既能安抚无地的百姓,又给当地财政增加一些收入。

正是因为这个举措,新成立的州牧府和徐州当地的世家豪强能相安无事,还能给百姓一些希望。

除了军队、人口和土地之外,徐州一些商业也比较发达。

其中以渔业和桑麻业这两种最为显着。

渔业发达这是自然的,因为徐州东部就靠着大海。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产品可以改善人民的伙食,因此公孙续在原来的基础大力支持渔业的发展。

桑麻业。

这个行业关系着军民的春夏秋冬四季的着装,和渔业一样,公孙续同样给予大力支持,并且派专人负责此事。

单经和糜竺已经悄悄联系上,朐县(连云港)的水师基地也已经开始在悄无声息建立了。

只要这个水师基地建成,一旦徐州有事由幽州和冀州的援兵和物资就可以由水路 快速度抵达。

将来进攻长江以南一些城池也方便的多。

鉴于朐县基地的重要性和隐秘性,公孙续一直让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