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众人齐声答应。
“至于这个作战参谋部嘛……”
“负责帮助本州牧对军队的日常进行管理,战时作战方略的筹划,还有徐州大小事务的管理”
“徐州作战参谋部人员暂时由郭嘉、陈珪、糜竺、陶应和王朗五人组成,大家有没有意见?”
公孙续看向众人。
“谨遵州牧大人命令”
还是像刚才一样,众人齐声回答。
“那好,各位下去准备吧,按照之前的计划行事。”
“喏”
众人躬身回答,然后纷纷离开。
当然,他们还不忘记议论一番这个作战参谋部的作用。
除了五个入州牧大人法眼的五人之外,他们议论更多的是公孙续为什么要把权力分开来。
手握徐州的军权,还有参政权,足见作战参谋部这个新部队门的重要性。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公孙续特意搞到像明朝内阁那样管理模式。
作战参谋部的人只有议政权和参政权,决策权还是握在他这个州牧大人的手里。
还有军队的调动,同样要有他手里的兵符才可以。
只不过现在只是雏形而已,是公孙续在徐州进行试点,待到手里有足够的权力,他就会把内阁六部制推行开来。
现在嘛,还在试点当中,一切都要看后面的效果。
作战参谋部五个人成员的任命公孙续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选择。
郭嘉算是自己这一派的人物,虽然刚刚加入进来不久,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公孙续已经和他引为知己,加上他能力摆在那里,一旦自己离开徐州就可以把这里的事情全权托付给他负责。
再说,这也是公孙续一个私心。
他知道文字记载中的郭嘉因为跟随曹操北征乌桓和袁氏残余势力而奔波劳累,再加上身体上的一些原因而英年早逝。
鉴于这个原因,公孙续才让他负责徐州大小事宜。
原本郭嘉是不同意留在徐州的,他想跟随公孙续东征西讨,无奈架不住公孙续细说徐州在将来争夺天下的重要性,只有让他坐镇才会放心,郭嘉这才勉强答应挑起徐州这个重任。
陈珪是陈登和陈应的父亲,下邳郡的陈氏代表人物,为了把陈氏父子牢牢的捆绑在公孙氏的战车上,公孙续不得不对他们委以重任,极尽拉拢之策。
要知道陈氏父子是徐州本地人,在他们眼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徐州的安稳发展,至于谁来做徐州的主公,他们并不是太在意。
在有关陈记载中他们先后服务过陶谦、刘备、吕布和曹操。
针对这个特点,公孙续用了一系列的手段,从预言密函就开始布置,这才将他们拉拢过来。
当然,光这些远远不够,公孙续还悄悄准备一招杀手锏。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使出这招杀手锏,下邳陈氏一定只效忠公孙氏,把公孙氏的利益凌驾于徐州的利益之上。
第三位作战参谋部的成员——糜竺,他就不用细说了,只要幽州方面派人过来把糜小妹的婚事办成,东海郡糜家的利益就和公孙氏绑在一起了。
因此糜竺的作用可以在关键时候对郭嘉进行支持。
第四位是陶应。
这就是公孙续的厚道之处,同时也做给徐州各界人士看的。
陶谦已死、陶应还处于守孝期,却让其领一营的战兵营的指挥权和坐上五大作战参谋成员之一的位置。
相信此举会收买很多民心,让徐州的人看看,他公孙续不是过河拆桥的人,是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回馈的好人。
跟着本公子一块干,将来的好处处多多。
至于陶应会不会暗中积蓄力量蓄谋夺回州牧之位,公孙续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他在陶就身边安插的内应可不是止两位。
最后一位就是王朗。
没错,就是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阵前骂死那一位。
但是在正史中却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而且王朗此人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徐州东海郡郯县人(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他和陈登、糜竺、赵昱号称徐州四杰。
号外还有一个说法徐州四杰为简雍、孙乾、糜竺和曹豹四人,笔者认为陈登、赵昱、王朗所作出的成绩远远超过简雍、孙乾和曹豹三人,因为这是就默然陈登四人为徐州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