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希答应一声带人将宫女的尸首拖了出去。王太后叫人将郑美人安置好,李凤儿过去摸摸郑美人,把了把脉,又试试鼻息,抬头对德庆帝道:“她无事,没有刺中要害。”
德庆帝这才轻松一口气:“她倒也是个忠心的,难得了。”
李凤儿轻哼一声起身弹弹裙角:“陛下即无事了,那我便回永信宫瞧瞧。”
说完,她转身就走,王太后瞪了德庆帝一眼:“你啊……”
德庆帝有些傻眼:“母后,儿子也没怎么着呀,不过是夸了郑美人几句罢了,再者,郑美人险些送命,难道就当不得一句夸奖么。”
王太后微微摇头,又叹息一声:“当得,当得,自然当得,可你当着凤儿的面夸奖,叫凤儿心里不痛快了。”
德庆帝还是有些不明白,王太后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凤儿出宫就是因着这个郑美人,只是凤儿对你也算有情有义,危急关头冒险前来,她从严家到宫中这一路上不知道遇了多少次险,要不是念着皇儿,她一个弱女子哪里来的这样毅力支撑,相比较起来,这郑美人却在叛乱几乎平定的时候跑来,心里想着什么,我儿难道还不明白么,虽然说郑美人也算是救了我儿一命,可她心情并不见得有多好,和凤儿比起来相差甚远,我儿却夸她一句难得,凤儿不生气才怪呢。”
若是平常,王太后是不会替李凤儿说话的,可是,这场叛乱中李凤儿李鸾儿姐妹前来救驾叫王太后看到了两姐妹的忠心,也看到了李凤儿对于德庆帝的深情厚义,再就是看到了李家姐妹的能力,就这几点,便叫王太后心里偏向李凤儿,至于说郑美人,哼,那个时候,谁离德庆帝近了都会奋不顾身的扑上去的,不差她郑美人一个。
德庆帝听完王太后的解释这才明白过来:“是朕想差了,不过,郑美人到底也算救驾有功,也不能薄待了呀。”
王太后笑了笑:“自然不能薄待,将她从冷宫中放出来便是了,也算是对她戴罪立功的奖赏。”
德庆帝听后点点头:“听凭母后吩咐。”
此时,京城北门,李春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之上,头发散乱,衣衫不整,满血的鲜血直滴,他整个人狼狈之极,好似一个血人。
他身后跟了一骑将士,每一个人都是满身的狼狈。
李春手中抱着一根粗大的树杆,他用力横扫,将疾驰而来的一队鞑子扫落马下,他身后的将士举刀的举刀,使枪的使枪,将落到马下的鞑子一个不留的全部杀死。
李春大喝一声:“兄弟们,决不能叫鞑子进犯……”L
☆、第三九五章 认错
邢德满脸鲜血的奔到李春身旁,抹了一把脸:“李春兄弟,我已经派人往京城送信,一会儿就有人来接应咱们。”
李春听到这话咧开嘴笑了笑:“继续,杀敌!”
“好。”邢德也笑了,抽出宝剑就上得阵去。
李春双手抱着粗壮的树杆抡圆了直往鞑子身上扫去,他每次扫过都有不少鞑子掉落马下,他身后的将士便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鞑子杀死。
那树杆子粗壮之极,长约九尺,普通人别说抡了,就是想搬起来都得两三个壮汉合力才成,李春一人抱着这么直抡瞧着似乎很轻松,可也着实费力,没过一会儿他就累的满身大汗,瞧瞧不见接应来的队伍,李春咬牙继续战斗。
李鸾儿汇同赵大福和邢虎将宫中的贼人清理掉,三人带着三支队伍出宫继续剿杀京城中的流民,这时候也有不少人家忍无可忍都拿起武器开始清理流民,京城中那些高门大户养家将的人家可不少,这些人家现在也都各自带了人出来帮忙。
李鸾儿在才出宫门不久之后就碰到马婷,她和马婷素来脾性相合,又都是女子,便很自然的将队伍汇合到一处,马婷体恤李鸾儿怀有身孕,并不叫她出面杀敌,而是自己挥舞着长长的红色鞭子如疾风一般一条条街道扫过,倒在她鞭下的人不计其数。
马婷杀敌快速狠辣,李鸾儿看的也很过瘾,没用多长时间,两人已经转战四五条街道,就在这时。却听景山上鼓楼中的大鼓被敲响,李鸾儿和马婷同时一惊,两人均仔细的听着那鼓点声,片刻之后就知道北方有鞑子来犯。
当下,两人也顾不得京城中的流民,均约束自己这方的队伍开始往北门而去。
一路上又碰到几位武将带着人马前来,等到北门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一千多人。其中平虏将军马涛资格最老,大家便不约而同的听他指挥,马涛叫人开了北门。一人一骑飞驰出去,其余人也都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