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许家,李鸾儿又给各家送了礼物,给顾茗送了仪程。自然,在给顾茗送仪程的时候又听顾夫人说起崔家的事。
据说崔正功这次又参加科举,只是不晓得因为什么原因还是没能考完便被抬出贡院,三年的时间又白白浪费了。
听顾夫人的意思崔正功参加科考完之后回去就和张莺大发脾气,指着张莺的鼻子说都是她带累的,还说张莺福薄,是克夫克子的命。不然如何他娶了张莺之后运道一日不如一日。且分明李家的生子方子那样的灵验,旁人都能生出儿子来,偏张莺拿了一样的方子只生了个闺女。
崔正功原还忍让张莺。宋氏虽看张莺不顺眼可为着崔正功也面上能过得去,可崔正功这一发脾气张莺就到了霉,宋氏开始不管不顾的磨折张莺,整日叫她站规矩。动辄就对她打骂,还给崔正功挑了好几个美貌的通房侍妾。
崔正功屋里的人见张莺如今在崔家地位越发低下。也跟着对她指桑骂槐,时不时的跟张莺拌上几句嘴,叫张莺恨的牙痒却也无计可施。
李鸾儿听顾夫人说起崔家的事情只当笑话听,她本不是原身。没在崔家呆过,也没受过那等不公正的待遇,对崔家没什么感觉。这时候也不觉多么爽快,不过她对崔家也没什么好感。听到崔家乱成一团的消息心里也有几分高兴的。
待到一切都平静下来,李鸾儿去别院看了李凤儿一次,见李凤儿的肚子吹气似的鼓了起来,又听李凤儿说孩子的动静一日大过一日,李鸾儿也替她高兴,小心的给她把了脉,知道李凤儿身子骨壮的紧,孩子也很健康,便也安心了。
在别院呆了小半天拉着李凤儿逛了一圈花园子,姐妹俩又说了半天闲话李鸾儿才离开。
等上了马车,李鸾儿发现不知不觉已到了春尽之时,瞧着大大的太阳挂在当空,晒的街面上都是阵阵热气蒸腾,行人也因为天气热的原因而来去匆匆,就有些遗憾今年错过了大好的春光。
总归这会儿子回去也没什么事情,李鸾儿索性叫车夫将马车赶到聚翠缘,想去那里瞧瞧有没有什么样子别致的首饰。
马车行了约摸有半个多时辰就在聚翠缘门口停下,李鸾儿扶着瑞珠的手下了车子,抬头看看聚翠缘的扁额,在小二的恭迎声中迈步走了进去。
这聚翠缘是顾家的买卖,她和顾家关系极好的,又是聚翠缘的常客,一进门便有一个穿着艳丽的女子上前招呼:“严少奶奶好些日子没来了,我们铺子里刚做出好些新首饰,您要不要挑些回去。”
李鸾儿点点头直接上了二楼,这这聚翠缘一楼卖的都是些平常的首饰,价格也便宜许多,二楼的首饰却是精品,自然价钱上也贵的紧,一般的富户都买不起这里的一两件首饰。
因着顾家的关系,李鸾儿在聚翠缘买东西都比别人便宜不少,自然,她也不是图便宜,图的也是聚翠缘的首饰精巧别致且料子用的也十成十的足,买下来便是放上几年也不会不时兴,就是戴出去也有面子。
熟门熟路的进了一个小小的包房,李鸾儿在一张八仙桌后坐定,便有伙计送上茶水点心,又有小丫头端了一个大大的盒子进来,盒子里好几层小抽屉,一层层的铺开,每一层都放了许多精美的饰品。
李鸾儿一件件的挑着,最后挑出两个白玉并蒂莲的簪子,一个珍珠额饰,另有几件象牙梳、一副碧玉贵妃镯。
挑选好了就有丫头拿了红木盒子,里面铺了浅粉的绒布,小丫头将李鸾儿选出来的饰品一件件小心装好,然后递给瑞珠。
李鸾儿起身对招呼她的女人笑了笑:“何娘子,还是老规矩,记在帐上吧。”
那位何娘子笑着答应一声,又小心翼翼的送李鸾儿下楼,李鸾儿下了楼也没有多瞧,直接便往店外走去,不想走了几步心底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似乎是还想再留在聚翠缘,就像是这里有什么东西吸引着她,她若是不瞧瞧会后悔一辈子似的。
李鸾儿精神力比普通人强了不晓得多少倍,第六感自然十分的灵验,在末世的时候就是这种带些预知的第六感救了她不晓得多少次,她对这种感觉也很熟悉在意。即是今日又起了留恋的念头,李鸾儿也不急着走,回身就在一楼的几个柜台前慢慢瞧着。
瞧了两三个柜台发现里边摆放的饰品都是极普通的金、银镶着碎宝石的饰品,虽瞧着样子也不错,可无论做工还是用料比起李鸾儿挑的那些差了十万八千里。
看了一回她摇了摇头,又去看旁边的珍珠串子,瞧了半天发觉这些珍珠也不过是很普通的小珍珠。颜色多是白色。零星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