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之乱算是平了,朕也能腾出手来收拾郑家了,自先帝时就迁界禁海的事情朕也不打算再执行下去,朕就想着开海禁、行商贸,和万国交流,可这样一来,收复台湾就难了……”康熙拿着帕子一边擦手一边笑着说道。
天瑞听了,慢慢考虑起来,慈禧那记录的事情对康熙的打击是很大的,让康熙的想法也改变了好多,这两年康熙一边和吴三桂打仗,一边促进农业生产,鼓励工商业发展,好些地方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显的箫条,相反倒显出了几分生机来,康熙也看出了这工商业发展对于国家税收上面的好处,当然更乐的促进其发展速度了,先前因为三藩之乱,沿海地区还是禁的很严的,现如今三藩平了,康熙就打算开海禁,放眼看世界,多和西洋进行交流了。
可是,郑家占领着台湾,这也是康熙心头的一根刺,他这几年不断的吸收一些先进的观念,当然也明白台湾的重要性,所以,收复台湾是誓在必行的一件事情,可海也不能再禁下去了,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就有一点小冲突矛盾康熙的想法是发展海军,凭着船坚炮利打下台湾,可惜的是,大清的技术啥的跟不上,造不出大船,更造不出那么多利炮来,康熙派了人和西洋各国接触,想先花钱买西洋的船和炮。
结果,康熙派出去的大臣报上了一个价位单,看的康熙倒吸一口冷气,那船炮啥的真是忒贵了,就是掏空了大清国库也买不了多少的。
康熙这人吧,也是有点小心眼的,猜疑心也很重,他怕大臣弄虚作假,报的价位高了,所以就想到已经向他投诚的陈昂来,那人是个海商,自己有船队,和西洋人接触也多,也会西洋话,康熙就和陈昂通信,让陈昂也弄个报价单来。
之后,不想也知道了,陈昂弄的报价单比那位大臣呈上来的价钱便宜了快一半了,简直是把康熙给气死了,人家一个商人都很有诚信,给个实打实的价格,这大臣竟然弄虚作假,把价格给报的这么高,他到底想干什么,高出来的钱难道都想搬到他自己家吗?也不怕钱多了砸死他。
康熙越讲越气,讲到最后,都想砸桌子了,而天瑞听的倒是笑了,走到康熙身边安抚他:“皇阿玛先别气,我倒觉得,不是那大臣谎报,而是西洋人给两方面的价格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