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劝着贾赦千万别跟老爷子急眼,越大度越好。贾赦多听媳妇的话啊。果然拿回了老爷子的私房,让他们自己去置办。张氏都快笑出声来了。
而张氏的家族这会就起到作用了,他们家在京城盘踞多年,看着清贵,可是谁没点门生故史呢?正好赶上外头到处卖房子卖地,大家一块帮忙,荣府在京里很是置办了几处大的产业,大房真真的得了大大的好处。
至于这事与宁府有什么相干,张氏还真没多想,她可不像贾母,喜欢把两家拢一块。她算得特清楚,啥时候,他们也不是一家。
艾若和贾政哪里知道,自己一个百日宴,竟惹出这么多事。不过他们不常回荣府,而贾政又没入官场,他上哪知道这些事,艾若也就更不知道了。他们忙着给贾政收拾东西,送他去金陵。
当然,艾若听说京城郊外的土地一下子便宜了,她马上派人去买,现代被房奴这词连累惨了,都知道有钱不如买房子买地。买房子她就算了,因为她手上有好几处整齐的大房子了,又租不出价钱来。她也不会做生意,家里的铺子都是租出去,收租,图安稳呢。所以现在买田庄是最实惠的,有出息,又能升值。最好不过的。
所以一分家出来,就开始留意京郊的田庄价钱。一听说,各家抛售,她赶紧就积极行动起来,顺便通知娘家。让他们跟着一块买。王老太一边笑艾若,却还真不负她计算机的脑子。王家也趁机弄了不少,谁让他们现在都有现银呢。
第42章 位置
王家见艾若买地,以为她是知道前因后果的,于是也就没有特意来说。而周瑞家的是下人,她只知道京里各家都在抛售,不过,周瑞家的有一点好,她觉得有用的才跟艾若说,没用的,她提都不带提的。比如抛售土地这事,在她看来,就是爷们的事,所以由周瑞告诉贾政就行了,她只用告诉艾若,地便宜了。
艾若也是那直白的主,才不管那些有的没的,只知道便宜就得买。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真的等探底?她没那商业和政治的脑子。根本就没想过,为什么各家抛售的问题上来。
而路不群倒是留心京里的动态,这是他的职业习惯。他倒是知道得清楚,但是人有时挺盲目的。路不群现在很了解贾政,于是根本就不会想,是贾政提醒了代化。当然贾政也不知道是自己提醒了代化,贾政听路不群聊起时,还和路不群一块夸伯父是个正人君子呢!
当然路不群顺便也教育了贾政,这事发生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然后京里发生的事,成了贾政的一次政治鉴赏秀。路不群拿着当范本,给贾政生动的上了一课。由此,贾政再相信什么‘君恩’的鬼话,他就真是白痴了。不过,路不群对贾政的前途也更有信心了。
京里一团乱,也没拦住贾政前进的脚步,艾若算了好日子,开开心心的带着孩子们,去通洲送贾政、路不群一家上船。
没法不开心,贾政那二货终于走了,而她暗暗收购土地也很顺利。几天的功夫,她手上就多了几张地契。
她可不是王氏那蠢货,捏着银子等发霉,用自己的嫁妆和分家的银子,分别购入不少,分开放着。公中是公中,自己是自己。贾政靠不住,所以她的嫁妆和王氏一样,决不会放到公中来。但也不会跟王氏一样,吃公攒私,她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这样的好心情下,艾若对于贾政离开,她就得搬去荣府这事也就表现得有些淡定了。有什么能比把贾政那二货送走更值得开心?
这些天,看贾政天天对自己那内疚的小眼神,艾若都觉得心里糁得慌。自己这些日子,没有表现出对他有感情来吧?她除了必要的,连话都不想跟他多说,他怎么还能这样呢?别不是脑子从一抽变二抽了?
赶忙问道,他这回出去时间会比较久,要带哪位姨娘去照顾?主要是,想让贾政明白,姨娘多好啊,多么温柔小意,多么妖娆可爱。结果贾政同学竟然谁也不带,很义正言词的表明,他是去考试的。
艾若总不能逼着他带不是,真这样,万一让代善知道了,不是说她想教坏贾政?只好派了周瑞和几个妥当的人一块跟去,好在还有路家人跟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路不群应该能把握机,把贾政带得更上一层楼。
其实有时艾若也不知道自己是希望贾政考上呢,还是希望他能变得实在一点,别那么不开窍。但细想想,又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其实这是很悖论的。
贾政其实不识实物对艾若来说,是最好的。世上什么最好骗?傻子!由着贾政当傻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