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婢、姬,是可以随便主人处置的,就算是生了孩子,孩子在家里的地位比仆人也好不到哪去,看看贾环就知道。所以别跟人说大家对贾环不公平了,实际,他就那地位,真心的没法子。
所以此时,贾政把三个没有生孩子的婢妾配人,于理也合,在这个时代真的不算什么。
不过艾若还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允许他们把屋里的东西带走,并且一人给了五十两银子,配的人也选庄中老实可靠的。
当然她的好心并没能得到好报,她照样被骂得狗血喷头,也是,就算贾政从金陵回来后,就没进过他们的房间,可是她们在府里,好歹也是半个主子,艾若平日也懒得搭理她们,根本就不会让她们立规矩。平时也有人伺候着,真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不要太舒服哦。现在让他们去庄子,就算许的人不错,可是那也是庄户,对她们来说,也是要干粗活的,过穷日子的,能不怨气冲天吗?
不过周瑞家的是老诚人,根本不会让这事污了艾若的耳朵。不过周瑞家的不说,别人能不说吗?就算送的是庄子,可是那也是从贾家分出去的,自然会传回荣府。于是,贾母又找到事情做了。
听说你把政哥身边的人都打发出去了?”贾母盯着艾若冷冷的说道。
太太倒是耳聪目明,这点事,还传到您跟前了。”艾若一笑,但不看贾母,直接扫向了贾母身边的赖嬷嬷,把赖嬷嬷吓得退后一步。
退完了,赖嬷嬷都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大嘴巴,这不是不打自招吗?脸上一会白一会黑。艾若还真没怀疑错人,现在贾母院里能通到外面的,也就她了。而她也是特意告诉贾母的,把婢妾配人,这是他们自诩仁德之家不可取的,难不成连个小老婆都养不起了?说出去,影响名声。只不过配都配了,难不成再叫回来?赖嬷嬷寻这个上眼药的机会,不是一两天了,不抓住怎么对得起她自己。自然要来跟贾母汇报的,不过被艾若一扫,赖嬷嬷又胆颤了。
贾母看艾若不顺眼也不是一两天了,宁府丧事,在贾母看来,这是她重返社交圈的大好时机,因为这回不仅是老亲都来了,而是几家之前与她关系不错的王妃,夫人都来了。她坚信,有这些有力的王妃,夫人们的力挺,自己一定能重新站起来。
结果,人家比那些老亲还不给她面子,对她连客套话都懒得多说,只是拉着艾若和贾敏说话,她就算插句嘴,人家能当听不见。让她好一阵的气闷,代化上山,她也不去了,直接就装病在家,不过这样也正好,少了一堆麻烦。这也让艾若明了,为啥贾母后期,除了她的生日,请人来。其它时候,基本人没人邀请他们出门做客的原由了。合着贾母对刘姥姥说的是实话,怕人笑话她,于是干脆不出去。
第93章 初试锋芒
贾母看艾若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看自己身边的人,火气更大了,你这个妒妇,这传出去,让政儿如何在同年之中立足?人人笑话他怕老婆不成?”
艾若还是坐得远远的,端茶慢饮,好一会儿才慢慢悠悠的放下了杯子。
看太太说的,且不说,朝庭法度,无官无子过四十方能纳妾;就算是正经的耕读人家,也没有说,没事在屋里放那些人的。倒是让人看不起,说二爷是酒色之徒。再说了,大伯才去世,放人出去,也是一种态度不是。”艾若也没想着这事能瞒过贾母,如何应对,她在家里也都想得好好的,本来此时的朝庭律法里也规矩了,过了四十,独子无嗣的,方能纳妾。当然这也是民不举,官不究的事。但此时真的拿出来说,贾母还真不敢说她错了。再说,这时机也真的好,代化可刚死,还在热孝之中,作为堂侄,此时把婢妾遣出,倒还能全一个孝道的名声,是有利而无害的。
果然,一句话,又把贾母拍岸上了。贾母再蠢也不会再提什么,敢再提,就是置国家律法,家孝与不顾,代善能真的把她休了,没得害人。一时老脸涨得通红,却又说不出任何话来。
赖嬷嬷悔了,她很了解贾母,回头艾若一走,贾母能骂死她,果然这回又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弄不好,还得失去贾母对自己的信任。两面不是人啊!
艾若也不是好人,若是此时见好就收,直接告退也就算了,不过她看赖嬷嬷那脸,心里倒是有些畅快,决心痛打落水狗。
如今二爷备考,媳妇对府里的事,也分|身乏术,总有些照顾不到的。就担心一起子坏心眼的奴才,趁机做乱。果不其然。昨儿就有人来报,说前儿有人送老爷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中的砚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