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发言权了,还是把鸡子做比方,把当初京城那场鸡子风暴拿出来打比方。
这件事,薛收是知道的,这么大的事,他不知道才怪,可是现在听亲历者说,感受马上不同了,重点不在鸡子多少钱一枚,而在于,当家的人,为什么让奴才给骗了。
世人常说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但是,就算他是当家的人,他却从来也没注意到这些所谓的小事。因为他觉得太小,有那功夫,几千几万都赚回来了。但是大东西,谁都知道价钱,骗你几百两银子就了不得了,这样的一年看看有没有一次,可是厨房里的那些东西,却了每天都要用的,要吃的。一样十倍,每天厨下何止百样,日积月累,合着自己给他们打工了。
贾政总结,何为大,何为小?世间,又有多少大事?不过是一件件小事,一点点的做起来,慢慢的,自己不知不觉,成就了一件大事罢了。
贾政其实是说着无心的,他当先生当惯了,一直教学生的,就是这样,积掖成裘,聚沙成塔。可是听到薛收的耳朵里,就是另一番意思了。
回家收拾心情,查起账本来。
薛家是大商家,领着内务府的帑银,但他们家不仅仅只有一门生意,除了内务府的差事,他们还做其它,什么当铺、什么南北货、药铺……各种生意他们其实都做的。
但说到专精,好像又没有,贾政的意思是,可以把小事做大。而在薛收听来,就是稳妥的从小事做起,术业有专攻,做自己最拿手的,最到最好。
族里的生意分开,把自己家的生意铺子,一一查证,收益不好的,直接关了,只留铺子收租。几家收益好的,好好看看,为何收益好,总结,扩大,务必做到专精与极致。
他们本就管着内务府进贡的各式宫花,手上一批手艺好的工匠,除了内务府所需,其实,各类绢花、头饰,他们做得也是不错的,所以他们生意最好的其实就是这个。
把之前各铺子的掌事、学徒一块收回,跟贾府训练下人一样,把这些人集中一块,好好学了下绢花的制作流程,与工艺,知道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坏,然后再散出去,把各地的铺子再开起来,从此,绢花薛家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