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能给家人改善伙食,吃不了的,制了、晒了,也能当成礼物送人,这个平时就能用来跟友人,跟亲戚们搞好关系,也不费什么,但是,又省了一笔交际费了。
就算有心人想起,他们家怎么有那么多时,她也能说,自已家的庄子有些山林,鼓励庄户按季打猎,这个也说得过去。谁家没点山林,只是没用心打理,其实又不是很困难的事。总而言之,她是不想着人嫉恨罢了。
是,明面上,她是没赚到钱,可是她省了钱,而且是省了大钱。不花就是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她只是充分的利用了现有的资源罢了,就算有人着了眼,可是只要看看就知道,她真的没做什么,她只是用心的在打理她的家罢了。一个会管家的娘子,总不会给贾政再招什么祸事吧?到时,人家只会羡慕嫉妒恨,贾政娶了一位贤妻罢了。
艾若得意的对女儿显摆着,贾瑗本来听得很认真的,看到老娘又不着调了,恶寒了一把之后,拍拍她,意思是,够了,然后跳着离开了。
第171章 宅斗
艾若看女儿离开,脸马上垮了下来。刚刚,贾瑗认真的思索的样子,就好像她真的能想得明白。好吧,艾若不得不承认,也许她真的能想得明白,自已真的造了什么孽啊?为什么生了这么一个妖孽?努力想着自已女儿当年什么样,生生的想不起来了,重重的垂下头,果然自已不是好母亲,所以就算现在她努力了,却还是不是好母亲。
不过想想艾若又振奋了一下精神,要知道,红楼里,元春就不是省油的灯,想想看,省亲回到家,看看火树银花的,马上就皱眉,说奢靡过了;考问宝玉的学问,是她深知,家族传承的重要性;看看她对贾政说的,你们把我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心里多有数啊!书中的她无子却受封贵妃,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至于说,什么阴谋论之类的,艾若老公早就批驳过了。哪朝哪代,皇帝谁是省油的灯?他从不觉得一个秦可卿,能为元春换到贵妃的名号。所以不要用平民的智商,来揣测天下归一的帝王。
如果说是为了让元春晋位,来安抚勋贵派,他都觉得比那个来得靠谱。毕竟元春出身勋贵派,但家族又无人,既能安抚那派元老之心,皇权又不受限制,多么好的棋子。真不用想太多!
当然,中间元春也得够聪明才行,勋贵之家,像元春这样的女孩不在少数,为什么元春跑出来了,其它人没跑出来?大家起点相同。到是那地方,比的就是智商了。所以元春的智商,不用说,绝对是杠杠的。
想到这儿。艾若又长叹了一声,果然,虽然此时已经没有元春了。但贾瑗的智商却不缺了,自已还是老实的认命把这位接着吧!谁让这位就是那命呢!不过再聪慧,她也不会让自己的瑗儿走元春的路,跟那么些女人抢男人,有病吧!
太太原该开心才是,姑娘多么的聪慧,说句不中听的。只怕比其它人强些。”周瑞家的看艾若这死样,忙笑着安慰起来。顺手递了一个手炉给她。当然了,她说的‘其它人’不过是暗指瑚哥儿罢了,不过,现在都在一起。周瑞家的不好明说。
让人小心嘴巴,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可是会养个仇人的。”艾若接过暖炉,江南可没有炕,冬天室内只能生炭炉,湿冷湿冷的,艾若现在开始怀念京城的热炕了。现在大家虽然也叫大大的罗汉床为坑,好与孩子们坐一块玩,但是罗汉床是不会生热的。艾若怕冷,现在睡觉都喜欢抱着贾琏了,跟个小火球似的。看看边上小胖子呼呼的睡着午觉,暗暗地制止了周瑞家的。
她知道周瑞家的现在很看不上,跟着贾瑚身边的那些张氏的老人了。也是,为了让张家放心。她没动过张氏的人,由着他们当成保皇党一般,守护着贾瑚。不过现在似乎,他们越来越不像话了。
原由,艾若懒得去想,不过,多少,她也能猜出一点。不过是,现在贾瑚过来守孝,离着张家远了,张家的这些下人们,觉得没有张家的庇护,于是有点着急了。当然,面上是说,怕瑚哥儿被二太太拢了去,忘记大太太了。不过这都是屁话,不过是怕贾瑚听自已的,不听他们的,最后失了体面罢了。
她一直对贾瑚有感情,贾瑚这个原著中本该不在的孩子,生生的被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现在又是由着自已带着,说没感情那绝对的假话,可是问题也在这儿了。她对贾瑚有感情,但真不如从小养在身边的贾琏,贾琏在艾若看来,除了不是她生的,几乎都跟她长一块了,贾琏是除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