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能不知道这事交给薛家来办,是最简单的事,而且一个命令下去,他们全国同一时间去找,同一时间运回,是花钱最少,用时最短的。但是她不愿意这样。
为何?”
老爷不能亲自去寻访名书,派着爱书的心腹走遍天下,一是寻书,二也是替老爷阅历。我让他们记录下他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用读书人的眼睛去看,而就是他们普通的人,普通人的看法。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特征,还有食物的口味变化。这样,回来,我们就算走不到那儿,我们的孩子也能跟走遍天下一般。岂不是美事!”
这个也能让薛家来做吧?”贾政反正不喜欢艾若身边全是生手,气得周瑞家的和吉祥、如意都斜眼看他了,这啥意思啊?合着老爷心里,就只有春喜和夏华是熟手不成?
为什么让你们夫妻去做?商人的目光,跟你们是不同的。况且你们汇合了男人和女人的目光,各自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到一个地方,你们一块找书时,要一块去吃东西,一块和当地人聊天,哪怕有好玩的口音,你们也要记下来,同一种食物,京城叫什么,当地叫什么,口味上有什么细微的不同,这些我都很感兴趣。所以这不是一两年能做成的事,当然,会很辛苦,但这是我的希望。”
其实艾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她真心的喜欢着春喜和夏华,特别是夏华,她有才华,胸中有丘壑,只是身份让她禁固在这方天地之中,也许她帮不了她什么,但是让她出去走走,做第一位女性的旅行家,也不错。
既然都说到这是她的梦想了,大家还有什么可说的,贾政便不再反对了,倒是有些内疚了。
入夜,轻轻的搂着艾若,好半天才说,之前答应过你,带你们母子游山玩水,看看只怕还得过些年所以让夏华当我的眼睛,替我去看看咱们的国家是什么样子。其实有时想想,只怕我出门也麻烦,夏华他们比咱们能吃苦。”艾若安慰着贾政,想想贾政其实也算不错了,在江南三年,他们其实也走过不少的地方,贾政可能书读多了,于是反而心胸更加豁达了,并不会想着把她关在宅门之中,他很乐于与她分享所得。倒是让艾若和贾政的关系越来越好。
当然,艾若不知道的是,对贾政来说,也许艾若对他的书本并不是那么的了解,但在其它的地方,她的心胸并不差。看到美丽的风景,她也许没法吟诵名句,但她能简单直白的表达出最直观的情境,她是个很有情趣的女子,正是这样,贾政倒是越来越喜欢妻子,有时想想之前的那些小妾,竟然想不起什么,觉得那时的自己,简直就是粗鄙不堪了。所以人的品味就是这样,上去就下不来,现在就算之前的赵姨娘出现了,贾政也不会喜欢了。
艾若这头怀孕,薛家那头又生了一个儿子,艾若接了信,真是哭笑不得,因为这回,薛收给取的名字就是薛蟠。当然薛姨妈写信来强调了,基于对薛虹的阴影,他们夫妇一至认为这孩子不能娇惯了,所以决定请方正的嬷嬷好好教养。
艾若盯着信,深深的为薛蟠叹息了一声,这倒霉催的,不是老大,改老二了,之前有个各种讨嫌的大哥之后,他可不是倒霉了吗?不过也算了,估计这薛蟠也不会像红楼里那呆霸王吧?
那头薛蟠出生,这边王二太太也生了,也是儿子。王老太太这回不开心了,儿子、女儿,加庶女,除了艾若生了一个贾瑗,竟然全是儿子,老太太在不缺孙子的情况下,十分迫切的想要一个嫡亲的孙女了。好放在身边养着,看着娇娇嫩嫩的,多么可爱,为什么又是女儿?
艾若无语,不过王子腾还是挺高兴的,儿子总也不嫌多的。王子胜倒是平和,他性子一直很温和,生男生女无所谓,反正他也有儿子了,于是跟老娘说,生了女儿让老娘养,所以老娘要好好养着,万不可泄气,气坏了身子就不好了。
王老太太看长子这样,再次鼓起劲来,等着长媳妇给她生个孙女儿。结果王大太太终于瓜熟落地,又是个大胖儿子。王大爷想笑不敢笑,只能陪着老娘,半天说不出话来。总不能说,再等两年,我们再努力吧?这话说了,老娘能信吗?
王老大这纠结的样子,王老太更气了,直接跑到艾若家来。她跟艾若抱怨,自己是那不讲理的婆婆吗?她自然也希望多子多孙。想生个孙女儿,不过是觉得家里没有,一个念相罢了,老大那样,就像说她不慈祥一样,所以老大是笨蛋。顺便,抚着艾若的肚子说,就指着艾若给她再生一个漂亮的孙女儿。
艾若和贾政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