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小侄知道。”贾瑚一脸八卦的喜悦,忙急急的接口说道,李大人年轻时,好像处处不如当时的李家姑太太,读书、写字,哪怕是写诗都被父亲说没才气。李家姑太太后来也嫁入著名的书香门地,说是子孙很是成气。李大人后来就不许女儿读书了。”
真的?我还真不知道这个,所以这个人心眼小、见识少,对不对。若是我姐姐这么牛,我得多骄傲啊!”艾若真不知道这事,马上把贾政的事忘记了,一脸八卦啊。这就说得通了,合着不是差钱,是小时侯被自己姐姐给比下去了,于是一时愤怒,于是全报在自己女儿身上,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真正的可恨了。
就是就是,嫉妒自己的姐姐,还是不是男人?”小唐氏也加入了,马上点头,对李守中的映像一下子打到地底。当然,她本身对李守中的映像就不咋地,这回更差了。
第327章 文人和女人
贾政清清嗓子,这些人有没点靠谱啊?人家怎么教女儿,关′们什么事?现在谈的是自己的问题好不,不过听他们八卦了一下,心情倒是好多了,想想也是,李大人平日心胸上是差了点,不过这与升迁似乎没什么关系吧。
艾若坐直了,看看小唐氏,他们现在过得不错,而小唐氏也喜欢自己,这会说说他们当初的选亲,应该没什么事吧?于是想想说道,当初为何我让娘娘给你们选亲?”
娘娘选的,自然是支持圣人的。”贾瑚一凛,当初他只觉得二婶很慎重,现在看来,是深谋远虑了。
小唐氏还真没想那么多,之前她倒是知道,自己是被娘娘亲选出来给贾瑚的,所以有时,二婶进宫,也会带她去。娘娘对她很好的。老娘进宫时,也会被人夸教女有方,唐家在朝中地位很是稳固。所以她一直觉得是自己嫁得好,于是连带着娘家也跟着受益,结果开头竟然全不是这回事。她也是千灵百巧的主,合着,父亲早就站在圣人那头,不过面上不显。然后,二婶去求娘娘,于是娘娘自然要把自己阵营的人,连成一线。也是稳固自己基本盘的意思在里头了。
当时我们已经坐在圣人的船上了,不管圣人能不能成功,我们也不能跳船,就算存了心,给你们挑别的阵营的人也不成,那之前我们所做的就全完了。所以我让娘娘替瑚儿和珠儿一人选一个,实际也是向他们夫妇表衷心,我们不会跳船。李大人当时可是向你二叔示过好,他们家也是有女儿的,我没答应。不是李大人家的姑娘不好,而是,我不确定李大人背后是谁。国子监祭酒,你们不会真的以为那是清水衙门,没点背景,谁能稳坐那么多年?李大人上次不开口,是观望,是看圣人能不能坐得稳。如今,估计是觉得没戏了,一是自己老实的让出位置,二也是一种表态罢了。 ”艾若冷冷的一笑,老爷,跟您说,他若再不让,只怕等着他的,就是死路一条,弄不好还得累及家族。”
想到李家婶娘上京,借住在贾府,虽然没多着笔墨,但是从贾母冷淡的的神色,也知道,李家人实在没什么可利用的价值了。而她对宝琴不错,人一开始就说了,进京是完婚的,要嫁给梅翰林之子,正好借力打力罢了。
贾政摇头他本想说,读书人,讲什么立场,但是却也明白,若不是艾若站对了队,现在倒霉的只怕就是自己了。读书人不该有立场,但读书人也有家,有孩子,也得吃饭。更何况是国家重要的部门国子监了。能坐这个位置的,要得年高德勋,要么天子重臣。李守中好像哪都不搭,他是进士出身,旧族清贵,但感觉上,先圣人对他一般,他坐上这个位置时,好像也不长。
无人背后不说人,无人背后无人说,老爷,咱们行得正,坐得端,您是三甲出身,桃李天下,学生都比你的官做得大,所以这个位置是您应得的。”这是艾若的真心话,想想林海,都二品了,凭啥,老老实实教书的得个五品,还诚惶诚恐?
贾瑚一听这话,马上点头,他也真心的觉得二叔这是应得的,又没多少钱赚,还教得这么尽心尽力的,其实不但是国子监,京中的读书人,其实都挺尊重贾政的。
贾政性子好,对谁都是一脸的笑,真是敦厚的读书人。他的读书馆虽然为贾家赚了不少钱,但是也真的给很多没钱买书的穷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很多人后来考上了,除了拜座师之外,人家也是会来送礼,留下名帖,这实际也是一种拜师的礼仪,不管贾政承不承认,他们是承了贾政的情,他们是当贾政为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