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其实早就存在了,现在的其实大家都没法,不然。她也不会问女儿要不要接她回来的话了,因为那是死结,穆哥儿想不通。没人能帮他想。
当然,她也不想帮,她心思用在女儿的身上都不够,哪里还有时间用在人家身上。和贾政两人对着垂泪也就是了。
不过,她再心疼也得放一下。因为贾莹的婚事也摆上了日程。年前,贾赦派人送年礼回来时。顺便带了一封信回来,表明了态度,果然是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能选长子,自然不会选次子的。虽然艾若早就知道了,却还是鄙视了贾赦一下,但有了信,也就算是得了委托,该做的就得做起来。趁着开祠堂,让贾政把贾莹的名字记在了邢氏的名下,虽说跟嫡出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寄名了,比不寄名好。充嫡女,出庶出好听,将来人家记进家谱,可是会说贾氏,一等威武将军贾赦之嫡女,人家不会写充嫡女,这就是差距不是。
为什么写在邢氏名下,这也是有规矩的,若是写在张氏名下,得让张家的舅爷同意,但是贾瑚在张家老太太去世之后,与两位舅父的关系也有些疏远了。主要是张家的表兄弟小时候很多事贾瑚还记得很清楚的,现在大家都大了,舅父也老了,再去,就好像是巴结他们家一般,想不疏远都不成了。
现在让他为这点小事,让二婶去趟张家,贾瑚都不乐意,直接说,家里又不仅仅只有一位太太。艾若看贾瑚这样,也知道这位小心眼犯了,想想也是,为这点事,她去看张家舅母的脸色,到时还真的觉得自己巴结他们不成。于是直接去了庄子见邢氏。
其实,此时改族谱,贾政要改也就直接改了,族里不会跟他们家废话,谁让此时贾家爵位最高的人就是贾政。他说话绝对的好使。不过,既要落在人家的名下,总得跟人说一声,艾若总也不好意思太轻蔑于人的。
邢氏这些年其实就跟贾瑗说的,艾若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对手出来,因为在她看来,邢氏是对手,若还是之前那个傻子,好对付得得,真的读书,聪明了,于是,多难对付啊!
而艾若懒得纠正女儿了,她这么说其实不对,因为你当她是对手的时候,她才是对手,他们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的时候,她们还算是什么对手?他们早就分家了,然后邢氏和贾赦的关系比水还淡,她们各自对对方都没有期待了,还谈什么妯娌之间的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