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他们消磨了一会,一块起身,茶房叫来了梁启的车,也是和刚刚小太监驾的车一样,但不同的是,车架上没有内务府的标记,而且也不马车,而是驴车。也没有门帘子,里面满是些吃的用的,俩人坐在其中,梁启并没有上车,对他们摆摆手。
驾车的是个小厮模样的,笑呵呵的赶着车出城。艾若此时才注意到,此时出城门的与他们相同的车不计其数,连打的货都差不多,他们就是一对进城打货的乡下土财主而已。
出了城,过了十里亭,昨天的大车才在原地相侯,而昨天的张将军也在,对他们笑了一下,请他们上车,自己亲自驾车。
艾若现在觉得,总算过了一把谍战的瘾了,这一路出来,果然是步步惊心了。
他们并没有像昨天那样千里疾行,而是只到通州,一艘快船等在那儿,张将军对他们抱抱拳,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
一路上,艾若和贾政就没再对过话,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就怕外面有只耳朵。快船行了三天,追上他们的官船,小心的放下他们,快船迅速离开,他们慢慢拉着对方的手,小心的走在码头上,他们已经换上离开时那身装束了。当然她的药箱现在还背上贾政的身上,他们两口子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怎么回到自己的船上。
因为皇家要抹去一切,他们怎么解释他们这三天去哪了?看到官船就在岸边,他们竟然还不敢上去。迟疑起来。
累了几天,是该下船走走。”身边多了路不群。俩人看到他,便是一喜,但马上一怔,此时已经半夜,他在岸上做啥?还就在码头茶寮上。路不群接过药箱,递给自己的心腹,人家飞快的隐于黑暗之中,三人并排散起来步老太太身子好些了?老人家,一路行来,这般奔波,不舒服是常事,两位虽然孝顺,也该顾及自己的身子才是。”路不群边散步边自言自语说道。
正是,刚好一点,于是我与夫人才下船透口气。”贾政好歹也与路不群相交多年,这话若不会接,就真是傻子了。
江边夜凉如水,两位也累了,早点休息吧!”他把他们送到内眷的船边。正好看到船上的小厮要收船板马上斥道,狗才,老爷太太还没回船,怎就辙板?”
咦,老爷、太太何时下的船?”守船板的小厮都一怔,以为自己刚晃了神。
才瞅你不在,就自己下去走走,路兄也早点安歇。”贾政对路不群行了一礼。路不群还了一礼,回自己船上去了。
小厮拍拍脑袋,倒也为疑有他,扶着他们上去了。想想决定还是收了船板,安全多了。
此时贾政和艾若再傻也知道,路先生一定已经跟人统一了口径,老太太不舒服,先生、太太去伺疾了。”
其实路不群当时这么说时,其实心里也是没底的,不过艾若是大夫,而太监不能出京这是铁律,那天他在船尾看到了便装的梁启,就明白,这事小不了。于是根本就不提贾政离船的事,派心腹对白姑姑说了一声,’老太太不舒服,让孩子别扰了老太太的静养。让老爷,太太好好伺疾。
白姑姑倒还恼了一下,因为白姑姑其实对王家,薛家也是这么说的,路不群是远远的看到梁启,才有一猜,而白姑姑她们这些人,全是从宫里出来的。这种事,她们太知道怎么处理了,还特意让桑姑姑守在贾母的那层,每天也是三人份的饭菜,就好像贾政夫妇真的就在楼上陪伴着贾母。正准备派人去知会一下路不群的,结果群不群先传话过来了,让她觉得自己智商好像受到了侮辱一般。
薛王两家也不疑有他,还派人送了些药材补品,薛姨妈到底是慈母,特意每天陪在这儿,看孩子。怕吓着他们。所以,第二天一早,当大家宣布,贾母病好了,大家皆大欢喜,没一个孩子怀疑,他们其实这三天,根本不在。
而路不群甚至后来也没问贾政发生了什么事,并且一开始就说,‘什么也不要说,我也不想知道。,让贾政不安的心都跟着安定了,因为路不群若真的问了,他还真不知道怎么答。
船到金陵时,朝庭的坻报来了,圣人病重!这是啥意思?起了反复?还是又中毒了?贾政看看坻报的日期,他们出京的后的第七天,圣人突然晕倒,已经罢朝。艾若也担心起来,又不敢说,自己该多留几天,总得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日子才好。一时间两口子的心情都沉甸甸的起来。
结果,没多久,第二封坻报就来了,’忠顺亲